【康复有道】眼睛不适?按摩这些穴位试试
针推康复科【康复有道】
科普专栏上线啦!!!
【开栏语】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针推康复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诊疗模式首批创新单位,广东省中医药局重点专科,华南地区中西医结合康复项目最齐全的科室之一,拥有瘫痪病、颈肩腰腿痛及肿瘤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核心技术,在改善医疗服务方面,受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通报表彰。
我们将定期为您推送康复相关的中西医结合科普知识,让更多的瘫痪病友,重新走起来;让更多的颈肩腰腿痛病友,免除手术痛苦;让更多的肿瘤病友,得到快速康复。
周国平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针推康复科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岭南名医、岭南针法名匠、羊城好医生
目前线上办公、网课日益普遍,手机、平板、电脑轮番上阵,我们难免出现眼睛干涩疼痛,视物模糊。如何缓解用眼疲劳,按摩眼周穴位是一种不错的放松方式,其中以眼保健操影响最为广泛,但有多少人按摩对了穴位呢?正所谓:穴位不对,努力白费;找对穴位,事半功倍!今天我们手把手带您找准眼周的穴位。为了方便大家学习记忆,以下将按照眼保健操涉及的穴位顺序进行讲解。
总览眼周的穴位,如下图所示:沿着眉毛自内向外的依次是攒竹穴、鱼腰穴、丝竹空、太阳穴,位于眼球内侧的睛明穴、眼球下方的四白穴,耳垂上的眼穴以及枕部的风池穴。按摩这些位于眼周的穴位,自然可以起到疏通眼周气血的作用。
一、按揉攒竹穴
取穴要点:攒竹位于眉头凹陷中,按压方向如下图,用力均匀地“打圈圈”,按揉时会有明显的酸胀感。
动作要点:用双手大拇指螺纹面分别按在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两侧穴位上,其余手指自然放松,指尖抵在前额上。有节奏地按揉穴位。
功效:攒竹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主治头眉目痛、目视不明、迎风流泪等头目疾病,有疏风清热明目的功效。
二、按压睛明穴
取穴要点:睛明穴位于眼眶内(定位:目内眦内上方眶内侧壁凹陷中),取穴时可以沿着眼眶往回推至眼内眦上方,按压方向朝向鼻梁内的方向,有酸胀感即可。
动作要点:用双手食指螺纹面分别按在两侧穴位上(眼角内侧半个手指处),其余手指自然放松、握起,呈空心拳状。有节奏地上下按压穴位。
功效:睛明穴,顾名思义,可以让眼睛明亮起来。与攒竹穴同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主治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目视不明,夜盲以及眩晕等头目疾病。
三、按揉四白穴
取穴要点:四白穴(定位:眶下孔处),没有解剖知识的您可能会觉得一头雾水,不要紧,取穴时可以按动作要点中的步骤在鼻翼上缘外侧找寻,找到后核对下是否在瞳孔垂直往下的线上,摸着稍微有凹陷,按压酸胀处就是四白穴。
动作要点:先把左、右食指和中指并拢对齐,分别按压在鼻翼上缘的两侧,然后食指不动,中指和其他手指缩回呈握拳状,大拇指抵在下颌凹陷处,其余手指自然放松、握起,呈空心拳状。
功效:四白穴,属足阳明胃经,可以治疗目赤肿痛,目翳,迎风流泪,面痛,面肌抽搐,口眼歪斜以及头痛眩晕等局部相关疾病。
四、按揉太阳穴,刮上眼眶
取穴要点:太阳穴位于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横指的凹陷处。按揉时酸胀感较明显。上眼眶中有攒竹、鱼腰(定位:瞳孔直上,眉毛中)、丝竹空(定位:眉梢凹陷中)等穴位,刮揉经过这些穴位时可稍作停留并加强按压。
动作要点:用双手大拇指的螺纹面分别按在两侧太阳穴上,其余手指自然放松,弯曲。先用大拇指按揉太阳穴。然后,大拇指不动,用双手食指的第二个关节内侧,稍加用力从眉头刮至眉梢。
功效:攒竹、鱼腰及丝竹空均在眼眶上缘,按压后能调节局部气血,改善眼周循环,具有清利头目的功效。
五、按揉风池穴
取穴要点:风池穴(定位: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与耳垂平齐,所以探穴时可以自耳垂往后脑勺找寻,越过一块突出的骨头后,凹陷处便是风池穴。另外一种方法是将手大拇指、食指放在头的枕骨(平躺时贴着枕头的骨头)两侧,轻轻地斜向下滑动触摸,若感觉到两边有明显的凹陷,按揉后局部酸胀,而且酸胀感会向头顶、颞部、前额等方向扩散,该处即是风池穴。
动作要点:用双手食指和中指的螺纹面分别按在两侧风池穴上,其余三指自然放松。有节奏地按揉穴位。
功效:风池穴,属足少阳胆经,治疗耳鸣耳聋、目赤肿痛,鼻塞、头痛头晕,中风、癫狂痫,颈项强痛以及发热等耳目头颈疾病、外感疾病、神志类疾病疗效良好。
六、揉捏耳垂、脚趾抓地
取穴要点:眼区在耳垂正中,是耳穴疗法中对应眼部的穴位。按压时如局部有硬结或疼痛反应,可适当增加按压频次,或在远眺过程中加强按揉该穴。双脚脚趾上有诸经络在此交接,通过脚趾的一放一收,可以促进末梢“最后一公里”的通畅。按照足底全息反射区理论,脚趾周边有包括眼睛在内的诸多头面部反射区。通过脚趾抓地刺激反射区,可以刺激相关对应器官,从而达到防病强身的功效。
动作要点:用双手大拇指和食指的螺纹面捏住耳垂正中的眼穴,其余三指自然并拢弯曲。用大拇指和食指有节奏地揉捏穴位,同时用双脚全部脚趾做抓地运动。
除了上述眼周穴位外,我们身体上还有一些专门针对眼疾的穴位,例如光明穴(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养老穴(腕背横纹上1寸,尺骨头桡侧凹陷中),限于篇幅暂不展开叙述。配合前述眼周穴位使用,效果更佳。
不少研究表明,按摩眼周穴位在缓解视力疲劳方面有即时疗效,而高质量按摩较低质量按摩在提高视功能方面更有确切效果,能更好地改善视功能。要做到高质量的眼周穴位按摩,穴位定位准确度与按压手法是关键,上面的穴位,您都能找准了吗?面对屏幕的您,歇一歇,洗洗手,开始按起来吧!
作者介绍
黎健鹏
医师、硕士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擅长脑卒中后遗症、脊髓损伤后遗症、面瘫、颈肩腰腿痛症等疾病的诊治。
陈凤
主治医师、硕士
2014年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毕业后从事针灸推拿的临床诊疗工作,参与多项省级课题研究工作。主要擅长运用针灸、药线灸、火针、埋线、艾灸等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如脑梗死、脑出血、周围神经病、面瘫、三叉神经痛。各种痛证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腱鞘炎、骨关节炎。皮肤病如带状疱疹、荨麻疹、痤疮、以及胃炎、失眠、月经不调等。熟练掌握神经系统疾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及常见内科疾病诊疗。
温馨提示
请关注“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公众号。关注后进入页面菜单栏选择“诊疗服务“-“预约挂号”,输入医生姓名即可挂号。
▼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信息来源:针推康复科黎健鹏、陈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