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从医路 医心跟党走 | 四道医者故事——乳腺科党支部书记、乳腺科副主任(主持工作)霍艳丹
-前言-
金秋迎盛会,红心永向党。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按照省卫健委统一部署,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特此开展“十年从医路医心跟党走”系列宣传,讲述党的十八大以来“四道医者”从医历程中的感人故事......
本期讲述者——乳腺科党支部书记、乳腺科副主任(主持工作)霍艳丹。
喜/迎/二/十/大
时光荏苒,我作为一名医生,已走过十余年的历程,回想起上班第一天的我和现在的我,感慨万千,只有一句座右铭能够表达此刻的心情: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作为一名八零后的独生子女,我只身一人从东北小城来到西南最大的都市,读了八年的医学,怀揣着对医学的梦想,成为了一名医生,尤其是这十年,医院的进步带着我共同成长,科室的发展见证了我的付出与努力,这份光荣的职业,在我心里的烙印,愈发深邃……
2011年7月,我到医院报到,作为一名新入职的住院医,开始了轮转科室的生活,第一个科室是我经过深思熟虑选择的,放射科。为什么选择这个科室呢?因为我们医院是全四川省第一个能做乳腺X线片的医院,这是我为之骄傲的地方,跟着陈志主任,我学会了看乳腺片,了解了照片、摆体位、读片等等,也看了很多珍贵的特殊病例的胶片,在这里,开启了我对乳腺辅助检查的学习向往。
那个时候,乳腺科虽然已独立成科了,但是却只有三位医护人员,我在师父刘颖主任的关心指导下,从懵懵懂懂的学生,成为一名青年骨干,这一路离不开我们共同付出了艰辛与努力。从跟师抄写“柴胡疏肝汤”,学习乳腺查体,到学做穴位埋线的治疗,到整理课题项目资料,所有看似琐碎繁杂的工作,留给我的是宝贵的经验积累。我很感谢我的老师!
2014年,我离开一岁的儿子赴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科进修。一年的学习,我对乳腺疾病的中西医治疗有了深刻的理解,见到了更复杂的疾病,更前沿的治疗方案,也遇到了我的另一位师父——国医大师林毅教授。经过学习,我开始了手术生涯,也是从这开始,乳腺科开设了住院部,收治患者的手术量由个位数增长到三位数。
跟师容易,学习不易。通过文献查询、专著、学术交流会、专科培训班等形式,我持续走在学习的路上,不敢放松,也在学习和临床实践中积累了更加丰富的经验,但同时也意识到了本领恐慌,中医特色优势要持续保持和发展,必须提高现代医学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中医院的乳腺学科。
2018年,我再次开始进修,开启了对现代医学的学习,而与前次不同的是,在我学习专业理论、手术技能的同时,也传播着中医药治疗乳腺炎性疾病的优势与特色,更幸运的是,我得到了西医同行的一致认可,由此,我又重新认识了医学的博大精深与优势互补。
这十年,我对乳腺疾病的诊治逐渐有了自己的心得体会,理解了中西医治疗在乳腺病的结合点,在微创手术治疗乳腺增生、良性肿瘤、哺乳期乳腺炎、浆细胞性乳腺炎、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等疑难杂病方面积累更多经验,并且在乳腺恶性肿瘤术后的恢复及预防复发转移、放化疗期间的减轻毒副作用、增加临床疗效、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追求更好的疗效。
这十年,在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全力提升着科研能力,带领全科人员,首推的“七步砭石通乳法”、“电火针烙口引流术”荣获批四川省第一批新增医保项目,先后主持、主研省部级、厅局级科研课题12项,发表学术论文23篇,专利2项,参编国家级中等院校教材1部。
十年磨一剑,辛勤的汗水化作专业的知识,回报于我的就是患者的微笑和感谢,每当看到她们手术成功、疾病痊愈时,即使面临再大的困难,拖着再劳累的身心,我都会释然!我坚信,我会在始终如一的在行医的道路上继续前行,追随心中的梦想,“医路”挥洒汗水,“医路”奔跑向前!
清风朗月,不期而遇
喜欢我们的内容就请点赞吧
作者:霍艳丹(乳腺科党支部)
美编:周诗宇
远志博学厚德精业
医院地址:成都市青羊区四道街20号
咨询电话:028-69060666
急救电话:028-68890120
夜间咨询:028-68890202
医院官网:www.sc2zyy.com
医院官方微博名称: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
预约挂号:
1.“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服务号”微信公众号上预约挂号。
2.天府医健通、天府市民云、华医通App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