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外科(ERAS)助力肥胖患者术后康复 ——麻醉科引领下的ERAS临床实践
近日,在副院长闫勇和医务处的组织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召开了ERAS(快速康复外科)围术期管理建设专题项目会议,院领导和各外科科室主任就ERAS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的建设和管理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规划。麻醉科作为临床平台科室,在ERAS的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肥胖与代谢病中心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的特色科室之一,其患者大多体型肥胖,体重指数(BMI)高,心肺功能差,麻醉难度和风险也相应提高。麻醉科在ERAS理念指导下,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麻醉和肌松管理方案,包括全面的术前检查,完善的术前评估和会诊;术中使用麻醉深度、肌松深度等全方位麻醉监护,合理使用麻醉和肌松药物,保证满足手术需求;术后采用多模式镇痛,合理使用拮抗药物,力求患者快速苏醒,安全出室,达到快速康复外科的目标。
上周,肥胖与代谢病中心收治一名肥胖患者,该患者身高174cm、体重145kg、BMI达到48,属于超级肥胖患者。术前,肥胖与代谢病中心联合麻醉科、药剂科、医务处对患者进行了全面评估,制定了详细的麻醉方案,启动阳光采购临时用药审批流程,并开启绿色通道,仅用两天时间就将特异性肌松拮抗药舒更葡糖钠注射液采购到院里。上周五手术当天,患者按时进入手术室,麻醉科有条不紊地进行快诱导全身麻醉,完成气管插管,手术开始。术中根据麻醉深度和肌松监测,随时调整麻醉用药,患者腹腔镜下的手术视野效果极佳,手术过程顺利流畅。术后两支临采拮抗药物注射进入患者体内,只一分钟患者便睁开了双眼,自主呼吸完全恢复,对医生的指令反应迅速,我们马上拔除气管插管。又过了十分钟,患者便可自行坐起,并在我们的保护下自己步行从手术床转移到担架车上,患者基本恢复到了术前的状态。
如此体型巨大的患者,术中麻醉用药一般都是其他患者的两到三倍,能够在术后十分钟就下地步行,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但在ERAS理念的指引和实践过程中,麻醉科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制定个性化的麻醉方案,术中合理使用麻醉药物和监测手段,术后合理使用新型拮抗药物,让肥胖患者的快速康复成为可能。相信在不远的未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的ERAS围术期管理理念会贯彻到各个外科,世纪坛医院的外科患者都能够享受到快速安全的外科康复过程。
来源:麻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