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脊髓灰质炎日丨脊灰病毒灭而未绝,你家孩子接种疫苗了吗?
今天是世界脊髓灰质炎日
说到脊髓灰质炎,可能很多人比较陌生
但如果提到它的另一个名字——
小儿麻痹症
你可能立马就反应过来了
在20世纪上半叶,可能再没有什么疾病比脊髓灰质炎更让父母们感到害怕了,这个病非常严重,能够引发肌肉麻痹以及瘫痪,严重者可引起死亡,而且大部分患者为儿童。
前段时间很火的一个视频“二舅治愈了我的精神内耗”,里面的二舅很有可能就是小时候患了脊髓灰质炎,现在处于脊髓灰质炎的后遗症期,这个二舅是很多小孩子的缩影,还有千千万万的“二舅”饱受这个疾病的折磨。
“二舅”视频中的主角
为什么现在很少提到脊髓灰质炎了
它消失了吗?
2022年6月22日,据路透社消息,在英国伦敦的几个污水样本中发现了脊髓灰质炎的病毒。7月21日,美国纽约州卫生部证实了一例脊髓灰质炎病例,这是美国近十年来首例已知感染病例。
人类与脊髓灰质炎病毒战斗已久
它却一直灭而未绝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这个改变了无数孩子及其家庭命运的恶魔
“脊髓灰质炎”
1
脊髓灰质炎是什么呢?
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没错,又是病毒,跟新冠疫情一样是由可恶的病毒引起的。
脊髓灰质炎有悠久的历史,一千多年前的古埃及就已经把它记录在石雕上,可见它对人类的影响有多么深远。
脊髓灰质炎病毒模型图
记录脊髓灰质炎患者的石雕
2
这个病毒通过什么感染给我们呢?
感染了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患者,通过粪便排出病毒,这些病毒可能会污染我们的水源和食物,如果吃了含有脊灰质炎病毒的食物我们就会被感染,没有接种疫苗时,所有人普遍易感,特别是6岁以下儿童最容易受感染。俗话说“病从口入”,就是这么个道理。
3
感染了脊髓灰质炎病毒后有什么表现?
一.隐性感染
占全部感染病例的90%~95%,感染后没有任何症状,感染后连自己都不知道。
二.顿挫型感染
大约5%的患者在感染1~2周内出现非特异性流感样症状,表现为发热、头痛、咽痛、倦怠、食欲减退、呕吐和腹痛等,这些患者大部分也会完全康复。
三.非瘫痪性感染
约1%的患者除了上述非特异性流感样症状外,还会有更严重的头痛、恶心、呕吐以及颈部、躯干和四肢后部的疼痛和僵硬。患者-般在3~5天内热退,脑膜刺激征可持续2周,但无瘫痪表现。
四.瘫痪型感染
大约0.1%的感染患者会表现为瘫痪型,不仅具有上述非瘫痪型的临床表现,且会产生肢体驰缓性瘫痪,部分患者会出现呼吸肌麻痹死亡的情况,此类患者以小孩子多见。这种类型最为严重,患者恢复后往往出现瘫痪后遗症。
瘫痪型感染患者
4
感染后怎么治疗,如何预防?
目前感染后没有药物治疗,只能靠疫苗预防。
5
我国现在脊髓灰质炎的情况怎么样?
1960年我国自行研制成功脊髓灰质炎疫苗,1978年实施儿童计划免疫,1994年无本土野病毒引起的脊灰病例,2000年实现了无脊灰目标,到现在我们未再发现本土脊髓灰质炎病例。
这里我们需要感谢我们的糖丸爷爷顾方舟,他也被称为中国脊髓灰质炎疫苗之父。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国江苏南通爆发脊灰疫情。顾方舟和他的同事临危受命,研发脊髓灰质炎疫苗。疫苗通过动物试验之后,为了验证在人身上的安全性,他和同事用自己的身体检验。为了验证在儿童身上的安全性,顾老先生瞒着妻子给自己孩子接种了疫苗,他的同事在他的感召下也给自己的孩子试用。验证了疫苗安全性后,顾方舟不断改进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最终在全国推广,挽救了成千上万个家庭。如果没有顾老爷爷,我们仍将生活在恶魔的阴影之下,让我们向这位老爷爷及我们伟大科学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糖丸爷爷”顾方舟
6
这次美国脊髓灰质炎病毒从哪里来的?我们需要怎么应对?
脊髓灰质炎病毒有三兄弟(I型、II型、III型),这一次发现的是II型疫苗衍生病毒,也就是说II型脊灰减毒活疫苗是毒性减低的病毒,神奇的是,这种减毒病毒可出现“返祖现象”,再次变成有毒力的病毒,就是这次发现的病毒。
但是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II型脊灰野病毒被消灭后,已经全球停用II型脊灰减毒活疫苗,那么这个病毒从哪里来?目前还没有答案,科学家们推测以下几种可能:
可能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使用了II型减毒疫苗,然后刚好返祖变成了衍生病毒。
可能存在着免疫系统缺陷的患者,接种减毒疫苗后长期的排毒的人群。
虽然本国没有用3价减毒疫苗,但可能是在其他国家使用了3价减毒疫苗以后来到纽约。
某个疫苗研究机构或者生产机构泄露了病毒。
7
我们需要如何应对?
2015年后我们国家接种的也是二价疫苗,也就是说只能保护不被I型、III型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对于II型的病毒没有保护作用。所以理论上讲,如果这个病毒传播到我们国家,2015年后出生的孩子是存在被感染的风险,我们需要高度警惕,密切关注该病毒的流行动态。但是也不用太紧张,因为我们完全可以再次接种疫苗来应对这种病毒。
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做好个人卫生至关重要,要勤洗手,进食食物前用肥皂和流动的水清洗双手,注意食物安全,防止“病从口入”。
要加强锻炼身体,只要我们免疫力较强,就可以清除绝大多数病毒,所以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啊,赶紧锻炼起来。
最重要一点,我们要听从政府和专家的安排和指挥,需要注射疫苗一定要及时注射,因为疫苗是保护我们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我们要保持高度警惕,同时要保持信心,相信经过新冠病毒的磨练,我们一定能更快更好地战胜病毒。
最后,提醒一句,如果你前往疫情高发地区如纽约、伦敦旅游后,出现发热、腹痛、腹泻、肢体乏力等症状,应该及时到感染科就医。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病中心是国家、广东省和广州市传染病临床重点专科,对脊髓灰质炎诊治有丰富经验。如果大家碰到脊髓灰质炎相关问题,可到我院感染门诊咨询和诊治。
感染病中心介绍
感染病中心由1921年医院创建伊始成立的传染科演变而来,是国家、广东省、广州市临床重点专科及广州市病毒性疾病重点学科,现设有感染一科、感染二科、感染三科、感染ICU、感染科门诊等五个科室和一个传染病学教研室。
感染病中心是卫生部首批艾滋病临床医师培训基地、广东省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协同基地、广州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负责广州医科大学、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暨南大学、广东药科大学等医学院校本科生传染病学见习与实习及理论授课。
在艾滋病、非典型肺炎、登革热、疟疾、寨卡病毒病、高致病性人感染禽流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重大传染病诊治领域位居国内前列。多次经历与霍乱、流脑、乙脑、麻疹、白喉、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登革热、高致病性禽流感H7N9、甲型流感H1N1、寨卡病毒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等传染病的交锋。
如今已将现代化技术和先进理念贯穿于疾病诊断和救治,可以开展体外膜肺氧合(ECMO)、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血液净化等重症救治,肿瘤化疗,隐球菌脑膜炎综合治疗,HIV暴露阻断等治疗,开展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电子超声内镜的诊断和治疗、二代测序辅助检测病原,并和药学部、感染外科、妇产科、综合内科、眼科、耳鼻喉科、细菌室、病理科、放射科等科室开展多学科会诊,在艾滋病机会性感染和肿瘤诊治及抗病毒治疗全程管理、HIV母婴阻断、HIV暴露前后预防、不明原因发热与皮疹的诊治、突发传染病诊治、感染性疾病重症监测和精细化治疗等方面尤为突出,疑难重症传染病救治成功率在省内名列前茅,被评为广东医院最强科室。
审核专家
-李凌华-
感染病中心主任主任医师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HIV合并肝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感染科关师分会第五届委员会艾滋病专业组组长,广东省医学会细菌真菌耐药学会副主任委员。
长期从事艾滋病临床与基础研究,主要研究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和艾滋病功能性治愈。是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州市高层次卫生人才医学重点人才。承担或参与多项国家“十二五”、“十三五”重大科技专项艾滋病课题,获得国家自然基金、美国NIHFogarty、广东省自然基金及广州市科技局民生项目等多项基金资助,是广州市医学重点学科(传染科)和广州市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病毒性传染病)的负责人,2019年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已发表100余篇SCI和中文核心期刊文章。
作者简介
-陈旭丹-
主治医师
广州市青年医师协会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
长期从事感染性疾病临床工作,对各种感染性疾病、发热查因、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诊治有丰富临床经验,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暴露后预防及艾滋病机会性感染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对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有丰富临床经验,曾先后在SCI、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参与协助多项课题的研究,参与多项临床试验。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来源:感染病中心作者:陈旭丹
下一篇:经常外出吃饭,会染上乙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