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科普】关于口吃你了解多少?
国际口吃日
被看见,被听见
让口吃融入主流社会,为口吃正名
2022.10.22
什么是口吃?
口吃是指说话出现重复、延长和卡顿,有的还伴随出现四肢和(或)面部肌肉紧张及异常动作表现,严重者可能有焦虑、恐惧等情绪出现。持续口吃患者可能会有自卑、性格孤僻、焦虑抑郁等问题,对其生活、学习、工作、社交都造成极大困扰。
全球有大约5%的儿童出现口吃,1%的人口吃持续到成年。然而由于人们对其缺乏了解,导致口吃人士受到许多误解和不公平的对待。口吃不是源于紧张害羞或错误的说话习惯。口吃者存在于各行各业,并且能够从事各种工作和胜任领导职位。
科普视频来啦~一起来看
视频丨小方块的口吃日记
*原创视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关于口吃的误区
(1)口吃会通过听或模仿其他口吃的人说话“学会”:
错✘。目前的研究表明,口吃是由综合性的因素造成的,包括遗传基因、言语发展、环境及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多种因素影响口吃者的言语产出,表现为言语的不流畅。一些言语现象如重复、延长和卡顿可能可以被他人模仿,但对于口吃者来说,影响他们最大的则是内在逃避行为和对说话的恐惧,这些内在言语和情绪体验是口吃者独有的,是无法传染与模仿的。
(2)口吃的孩子不聪明:
错✘。研究表明,口吃者的智力与常人无异。口吃者完全知道自己想要说的话,只是不能完全流畅地说出,其智力和思考的速度和不口吃的人没有差异。各行各业都有一定比例的口吃者,口吃者中有科学家、作家、大学教授等,口吃者可以在任何领域取得成功。
(3)紧张会造成孩子口吃:
错✘。紧张会加重口吃,但不是主要原因。小朋友在紧张或压力情况下,口吃程度会加剧,因此被误解是紧张造成口吃。正常的小朋友在人多的时候也可能会结巴,这其实是正常的情绪表现。精神紧张不会造成口吃,但会加剧口吃。
(4)口吃可以治好吗?
口吃目前没有通用的治愈方法,临床的治疗主要是言语治疗加心理辅导,相关药物仍在实验阶段。对于儿童口吃,持续半年以上建议专业的言语治疗和早期干预,治疗重点在提高流畅度。年龄较大的儿童、青少年和成人口吃除了言语流畅度外,关注其整体言语体验,最大程度降低口吃对其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影响。
科室简介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言语治疗部针对儿童语言障碍发育问题,开设儿童言语语言障碍门诊,为患有语音清晰度差(口齿不清)、语言能力发育迟缓、语言理解及表达能力不足、语言流畅缺陷(口吃)等各类语言障碍的儿童提供专业的临床诊治、言语训练、家庭干预等服务。
供稿:言语治疗部陈玲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