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骨质疏松日:骨质疏松并非老年人“专利”
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2022世界骨质疏松日的主题是:StepUpForBoneHealth。结合我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特点,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于今年9月29日联合发布了2022年世界骨质疏松日中国主题“巩固一生,赢战骨折”,倡导公众共同关注全生命周期骨骼健康。
什么是骨质疏松?
生活中大家有没有遇到过:打个喷嚏,腰杆儿就骨折了,或是走路不小心骨头磕一下就裂了。如果出现这些状况,那就要注意了,这可能是患上骨质疏松症。
四川疾控提醒:骨质疏松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不少中青年已成为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建议从儿童时期就开始重视和监测。
什么是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系统性骨病,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细结构破坏,表现为骨的脆性增加,因而骨折的危险性大为增加,即使是轻微的创伤或无外伤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生骨折,也是一种多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在骨折发生前,通常无特殊临床表现。
四川疾控提示,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内分泌因素。雌激素有促进肠道钙吸收,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的功能。女性雌激素缺乏会造成骨质疏松,男性睾酮水平下降会引起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在绝经后妇女中特别多见,卵巢早衰则使骨质疏松提前出现。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瘦型妇女较胖型妇女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症并易骨折,这是后者脂肪组织中雄激素转换为雌激素的结果。
骨质疏松怎么预防?四川疾控支招——
一是增加钙的摄入。补钙首选奶及奶制品,每天饮奶300—500ml,其他含钙丰富的食物还有虾皮、芝麻酱、海带、紫菜、绿叶菜等;补钙同时还应注意适当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以促进钙的吸收和骨胶原的合成。
二是充足的蛋白质摄入。中老年人要保证满足机体的蛋白质营养需要,摄入充足的食物蛋白。鸡蛋、瘦肉、牛奶、大豆和鱼虾都为高蛋白食物,应当合理搭配,保证供给。
三是不吸烟和少饮酒。研究表明酒精和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及其毒素可致成骨细胞中毒、破坏,使得骨量降低而诱发骨质疏松。
四是积极参加适宜运动锻炼。在成年期,多种类型的运动有助于骨量的维持。而长期缺乏锻炼的人到了老年,骨量的减少相当迅速,发生严重骨质疏松甚至自发性骨折的危险远大于经常运动锻炼的人们。要从青少年期就养成爱好运动的习惯,到了老年仍要根据身体状况安排适宜的运动锻炼项目,每周不少于3天,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降低严重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如果已发生骨质疏松,如何治疗?
四川疾控专家提醒,有效的药物治疗能阻止和治疗骨质疏松症,居民需到正规医院就诊,并遵医嘱服用药物。鼓励骨质疏松症患者尽可能多活动,保证足量的钙、维生素D、维生素C以及蛋白质的摄入,尽量减少骨质疏松症患者摔倒几率。
来源:中国疾控动态、川观新闻、四川健康
上一篇:从二十大报告看人民生活新图景
下一篇:疫苗——最长情的健康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