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8家!中医正骨非遗传承培训基地获授牌,弘扬发展中医药文化
近日,我院举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医正骨疗法(佛山伤科正骨)第一批传承培训基地线上授牌仪式,标志着该项目的传承和发展翻开了新篇章,实现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动推进。
授牌仪式现场
西藏墨脱县人民医院、墨脱县藏医院、贵州台江县民族中医院、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佛山市高明区中医院、佛山市白燕小学、佛山市三水区云东海学校、佛山市高明区沧江中学附属小学
作为
首批传承培训基地
,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形式参加了活动,挂牌后将积极推进这项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当天,佛山市博物馆副馆长、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关宏,佛山市中医院院长何明丰,佛山市白燕小学校长何健敏,台江县民族中医院副院长黄少娟等多方代表及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来到了我院主会场,与各分会场及线上参会成员一共接受授牌。
据介绍,我院中医正骨疗法(佛山伤科正骨)起源于明清时期,是岭南骨伤科的重要流派之一,以李广海、陈渭良为杰出代表,于2018年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何明丰在致辞中表示,为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医正骨疗法(佛山伤科正骨),并将该项目服务于更多的骨伤患者,医院积极开展项目的传承培训基地建设,也感谢作为首批基地的5家医院和3所学校的支持。“今后,
医院
将致力于在传承培训基地开展中医药文化内涵建设
,以及中医正骨手法技术、中医正骨小夹板技术的培训工作。相信,依托这一联系平台,大家齐心协力,互通有无,中医正骨疗法的优势将进一步得以发扬。”
我院院长何明丰致辞
关宏指出,中医正骨疗法(佛山伤科正骨)是佛山中医药界的一面旗帜,闻名海内外。
本批次传承培训基地建设单位既有医院也有学校,范围大、地域广
,对项目的传承发展和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将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她也要求项目保护单位、项目传承人团队和传承培训基地紧密结合,通力合作,将传承培训基地的内涵建设落到实处、抓在细处,促进项目的传承、发展和发扬,为更多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佛山市博物馆副馆长、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关宏
而在墨脱分会场,广东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墨脱县(佛山)工作组组长、墨脱县委常务副书记叶水剑表示,感谢佛山市中医院给予医疗援藏工作的大力支持。
广东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墨脱县(佛山)工作组组长、墨脱县委常务副书记叶水剑发言
据悉,由于墨脱医疗条件限制,很多骨伤科患者需要转至林芝市进行治疗。“中医正骨疗法”传承培训基地的授牌,是当地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史上的大好事,能大大缓解骨伤方面医疗压力,有效提高骨伤科治疗水平,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希望通过建立墨脱县中医正骨疗法传承培训基地,为佛山医疗援藏注入更多新内容,为促进两地的交往交流交融提供更多好平台。”
会上,我院援藏医疗组组长、急诊科刘宝华副主任中医师代表医院向墨脱传承培训基地赠书。其中我院近期主编出版的
《佛山正骨医案集》《图说创伤性骨折的体位及康复护理》
等专著,均是对中医正骨疗法(佛山伤科正骨)的经验总结和疗效呈现。我院骨伤科中心主任关宏刚表示,希望在墨脱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正骨队伍,为墨脱的人民群众提供高水平的正骨服务。
我院援藏医疗组长刘宝华分别向两家墨脱传承培训基地赠书
作为学校代表,何健敏认为,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五千多年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文化基因。佛山素有“岭南中成药之乡”美誉,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优势得天独厚。佛山市中医院用医者仁心铸就了一支人民健康的忠诚卫士,成为传承中医药文化的领航单位。“接下来,我们3所学校将携手弘扬传统文化,传播中医药知识,提升孩子们的文化自信与健康素养,让中医药文化在实践中得到创新,在保护中得到传承,为实现健康中国贡献教育力量。”
佛山市白燕小学校长何健敏
佛山市中医院副院长、台江县民族中医院院长蒋开平,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院长张兆华,佛山市高明区中医院院长沈楚龙等也通过线上参会。
台江县民族中医院线上分会场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杏林人才必满天下!本次授牌仪式的成功举行,将进一步促进中医正骨技术的传承创新与发展。
摄影:冯灿等
摄影:冯灿等
佛山市中医院全媒体团队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