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小孩有心脏杂音、生长发育落后,结果.....
4岁的小唐文(化名)出生后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心超检查提示异常(家属诉具体不详),家属未予重视,未予治疗及规律随访。几年来,小唐文比较容易得感冒,还患过1次肺炎,生长发育已经明显落后于正常同龄儿童了。
去年,学校体检时小唐文再次发现有心脏杂音,我院医生在心脏彩超检查时提示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房间隔中部回声见两处中断,较大缺损口:胸骨旁四腔心切面19mm,大血管短轴切面16mm,剑下双房上下腔切面15mm。家属的不重视及侥幸心理,导致患儿拖延至今,生长发育已经落后。
经过我院儿科郎丹丹副主任医师详细讲解该疾病及告知早期治疗的重要性,唐文的爸爸妈妈终于认识到该疾病的严重性。2021年7月,小唐文入院做了经皮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治疗。治疗后,很快就出院回家了,在妈妈的悉心照料下很快恢复。
前不久,小唐文来复诊了,时隔1年,除了那张熟悉的面容依稀看得出1年前的样子,看体重已经无法相认了,肉眼可见的生长发育进展。
问
介入手术相对于传统外科开胸手术有什么优势呢?
答
1.创伤小:这种手术不需要在胸前、腋下或者背部做任何的切口,只是在⼤腿根部的腹股沟处留一个很小的针眼,一般来讲也就是2-3mm左右,几天就能愈合,不留下任何疤痕,不需要打开胸腔,也不需要切开心脏;
2.手术时间短:介入手术时间一般在10分钟-1小时左右,比外科开胸手术的时间大大缩短,术后恢复也更快,一般术后第2天就可以下床,术后半小时到1小时可以吃东西,术后第3-4天就可以出院。
3.介入手术出血少:由于出血少,不需要输血,不需要备血,从而避免手术前输血、备血的一些环节,也避免因为输血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和传染性疾病。
4.成功率高:目前珠海市人民医院对先天性介入手术的治疗成功率在98%以上,手术的并发症几乎没有,而效果和外科手术一样,都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
问
先天性心脏病对孩子有哪些影响?
答
脏器缺氧影响患⼉生长发育甚至生后不久夭折;造成肺部血流增加,容易反复发生肺部感染;血流异常,心脏负担长期加重,最终导致心力衰竭;诱发恶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容易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活动耐量下降;心理伤害;经济压⼒;严重影响患⼉的身心健康,给家庭的幸福生活蒙上阴影。
问
先天性心脏病病因是什么?遗传吗?
答
胎儿心脏发育时间在孕早期12周内,任何不利因素影响心脏发育,都可导致先天性心脏病。如:孕早期的病毒感染、接触放射线和细胞毒性药物、营养缺乏、精神创伤、母亲患病、母亲年龄过大等。
另外,居住高原环境也是先天性心脏病的致病因素之一。先天性心脏病具有一定程度的家族发病趋势,但⽬前研究认为,先天性心脏病是由多个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形成,也就是说父母亲有先天性心脏病,并不能直接遗传导致子女发病。
问
先天性心脏病有什么表现,如何诊断?
答
婴儿呼吸急促、面色青紫、吃奶停歇、生长缓慢、多汗烦躁、反复肺炎,儿童走路蹲踞,头晕心悸,疲乏胸痛,都可能是患先天性心脏病的表现。心脏听诊可筛查出大部分的先天性⼼脏病。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心脏超声检查是目前最方便易⾏、客观可靠的无创性检查手段。
问
患了先天性心脏病怎么办?能治愈吗?
答
先天性心脏病按照结构异常可分成上百种不同的亚型。
少部分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畸形轻微、对循环功能无明显影响,可终生无需干预;大多数患者可通过介入微创手术或外科开胸手术,术后可以和正常人一样胜任普通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需要;还有少部分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无法进行根治手术,可行姑息手术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
问
先天性心脏病微创治疗是怎么回事?
答
介入治疗(微创治疗)是经皮穿刺外周血管,在X线透视引导及超声⼼动图辅助下,将导管推送至心脏畸形的部位进⾏治疗的⽅法。根据病变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段,包括球囊扩张术(适用于肺动脉狭窄、主动脉狭窄、肺动脉瓣狭窄等)和经导管封堵术(适用于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
珠海市人民医院作为珠海市最先开展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单位,早在2008年就由心血管内科完成了珠海首例儿童先心病介入手术,填补了珠海市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领域的空白,目前我院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量列广东省前五。
近年来,我院儿科与心血管内科强强联合,将先天性心脏病介入领域细分,重点攻克儿童先心病介入治疗。截止发稿日,我院已经完成150例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手术,其中今年13例。
新消息!
“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儿科钱明阳教授也将作为我院儿童心血管专科客座教授,定期至我院坐诊、开展手术及带教。珠海的结构性心脏病患儿可以不出“家门”得到国内知名专家教授的会诊手术。
钱明阳教授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1986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医疗系,同年在广东心研所心儿科工作,2002年聘为主任医师,2005年获得广东心研所博士学位。
曾在美国和欧洲进修学习,临床经验丰富,主持和参加国家支撑项目和省科技厅项目,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了数十篇文章。担任亚太联盟结构性心脏病协会常委、中国心血管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工作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先心病专家委员会常委、中国超声心动图介入分会委员、广东医师协会儿童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安全协会结构心脏病安全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医学会先心病介入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介入协会结构性心脏病分会常委等。精通于儿童心血管病、小儿心脏病超声心动图的诊断及先心病的心导管检查诊断和介入性治疗,尤其在先心病介入治疗方面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
撰稿:朗丹丹
校对:蔡伊莹马海婷
复审:殷贝
终审:崔敏
分享
点赞
在看
上一篇:先看病,后付费,你试过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