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看市一」整个人“变形”!福州一教练痛到无法走路!这习惯好多人有!
整个人浮肿变形
痛得无法走路
血尿酸高达730μmol/L……
福州一教练痛风10年
什么情况?
福州一位35岁驾校教练林先生,是一个有10年痛风病史的患者,他发病时才25岁,那时由于驾校教练的工作性质,他经常坐在驾驶室一动不动,还经常熬夜、抽烟、喝酒。有一天,他突然感觉膝盖非常疼,到医院就诊,就被诊断为痛风。
尽管痛风发作时疼得要命,但林先生并没有因此改变生活、饮食习惯。常常下班后就叫上三五好友喝酒,且基本上没有运动,他的痛风症状也越来越严重。而每次痛风发作时,他就到诊所就诊,并让医生开了比较大剂量的激素、止痛药物等自行服用。结果10年间,“满月脸、水牛背、将军肚、小细腿”成了他的体态。而让他苦不堪言的是,这两年身上反复长皮疹,双侧踝关节、膝盖最痛时已经无法行走。
一年前,他就曾因为反复长皮疹
无法行走
前往福州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求诊
当时,经过一周的住院治疗
林先生的关节疼痛得到了缓解
血尿酸也逐步下降、趋于平稳
但好了伤疤忘了疼
回家后的林先生
只要疼痛缓解,就把药给停了
该吃吃该喝喝
照样是海鲜配啤酒
直到半个月前
林先生再次扛不住了
只能再度住院治疗……
这一次,医生发现林先生整个人都浮肿变形,膝盖、脚踝、脚趾等多处关节因为痛风石沉积红肿变形,关节活动功能也受限。此时他的血尿酸高达730μmol/L(男性尿酸正常值应当在420μmol/L以内),肾功能也减退了。
医生进行内分泌义诊。图文无关
。图文无关
“这都是因为他
长期不规范治疗导致的。”
福州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
张芳芳副主任医师介绍
痛风急性发作期
一般是抗炎止痛治疗
而缓解期则进行降尿酸治疗
长期降尿酸才是根治痛风的关键
以上两种方法是相互配合的,缺一不可。但很多年轻患者管不住嘴又迈不开腿,不规范用药最终才导致病情越来越重,对身体各部位及脏器的影响也越深。因此,痛风患者们应做到坚持服药,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终生将血尿酸水平控制在目标范围。
医生给出的痛风饮食建议。
内分泌科的杜晓娟医师也提醒
痛风的发生与饮食、生活习惯
有很大关系
因此,痛风患者原则上
应选择嘌呤含量越低的食物吃越好
同时要保持规律的锻炼
超重或肥胖的患者
更需要坚持运动
配合饮食,缓慢减重
游泳爱好者在游泳馆锻炼。张旭阳摄
福州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简介
福州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是福州市内分泌与代谢病专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重点单位,为福州市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挂靠单位。内分泌科承担福建省科技厅、福建省卫健委、福州市科技局、福州市卫健委等多项课题研究。
科室设置健全的亚专科,开设糖尿病、垂体疾病、肾上腺疾病与继发性高血压、肥胖与性腺疾病、骨质疏松、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门诊以及甲状腺疾病MDT门诊,是我省收治内分泌代谢疑难、危重病例重点单位。
福州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目前已建成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设有糖尿病教育管理门诊和糖尿病病友俱乐部。配备胰岛素泵、动态血糖监测仪、智能末梢血糖监测仪、胰岛素无针注射器、微量尿白蛋白测定仪等设备,提高了糖尿病的综合管理水平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并为围手术期患者提供最佳的血糖控制。同时在糖尿病足、甲状腺相关性眼病诊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经验,获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张芳芳内分泌科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二下午、周三全天、周四上午、周六全天
福建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常委;
福建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委员;
福建省医学会罕见病学分会委员;
福州市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委;
福州市医学会罕见病学分会常委.
主要研究方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垂体腺瘤发病机制。
擅长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和急、危重并发症的抢救以及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症、痛风等内分泌科常见疾病的诊疗,对垂体腺瘤、胰岛素瘤、库欣综合征、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甲状旁腺疾病及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等内分泌系统少见、罕见疾病的诊治也有一定临床经验。
欢迎点击关注
来源:福州晚报陈丹、福州新闻网
经市一医院综合编辑整理
扫码关注福州市第一医院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