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医专家说|秋冬“流感”如何防?
秋冬季节气候变化异常,早、中、晚及室内外温差较大,呼吸道黏膜不断受到乍暖乍寒的刺激,免疫力下降,病毒乘虚而入,是流感的高发季节。
那么,如何区分流感、普通感冒?
流感疫苗有没有必要打?
流感能自愈吗?
流感该怎样预防呢?
围绕网友关注的秋冬流感热点问题,茂名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区的谭世繁主任来逐一解答啦!
问:普通感冒和流感有什么区别?
1
感冒是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一般是由鼻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常见病毒引起的,没有什么明显的传染性,症状也比较轻。
2
流感则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有明显的传染性,症状也比较重,发作起来有高热、头痛、咳嗽、浑身肌肉酸痛等症状。
问:怎么判断是否得了流感?
1
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结膜轻度充血,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
2
轻症流感常与普通感冒表现相似,但其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
3
重症病例可出现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肺外表现及多种并发症。
问:哪些人容易得流感?
1
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具有高流感并发症风险的人群有儿童、孕妇、老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
问:流感能自愈吗?
从客观上讲,如果身体免疫功能比较正常,得了流感之后,大部分是可以自愈的。但是如果合并细菌感染,自愈的可能性就比较小,需要联合抗生素治疗。
另外,一些特殊人群,如年老体弱者、儿童以及孕妇得流感后,自愈的可能性比较难,需要积极治疗。
问:流感可以通过药物预防吗?
流感作为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可以通过积极接种疫苗进行预防。另外,一些抗流感病毒药物可以作为早期紧急预防的药物进行使用,但还是不能替代疫苗。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问:流感疫苗有没有必要打?
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措施。虽然通过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也可以起到预防流感的作用,但最根本的预防办法还是接种疫苗。此外,虽然流感致死率不高,但依然有特殊人群,比如老人、小孩、孕妇等因患流感而演化成重症的病例。
问:打了疫苗就不会得流感吗?
答案是错误的。接种流感疫苗之后,可以减少患流感的几率,如果患了流感,也会减少重症的几率,但都不是绝对的。因此,打疫苗后,依然要积极做好防护工作,同时要积极锻炼身体,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问:预防流感,如何做好日常防护?
预防流感要注意勤洗手,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手帕或者纸巾捂住口鼻。在流感流行季,应主动佩戴好口罩,避免去人多或拥挤、空气污浊的地方。同时,要经常锻炼身体,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要注意保暖、注意休息,保护身体的免疫力。
茂医融媒体团队出品
来源: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版式:钟钧宇
校对:柯碧玉
审发:曾再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