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医院建设】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功通过国家级规范化建设评审认定
今年8月,
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成功通过国家级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
规范化建设评审认定,
正式成为“国家级三级医院达标单位”
这意味着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获得国家认可,成为专业设置齐全、技术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完善、发展方向明确、综合实力强大的呼吸学科。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建设项目”是由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全国呼吸专科医联体、国家呼吸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共同发起,旨在从建制、设施、人员、业务能力、管理、文化等方面设立学科建设标准,为医疗业务开展和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科室平台,进一步推动我国呼吸与危重症医学整体水平的发展。
6月1日,我院迎来了国家PCCM规范化建设线上评审,评审专家充分审查了我院PCCM规范化建设各项情况,包括学科建设、人员配备、医疗技术、学术与社会影响力、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及科室管理等方面,对医院门诊、门诊综合诊疗室、肺功能室、呼吸内镜室、呼吸睡眠治疗室、RICU以及普通病房的建设情况进行全面考察,随机抽查考核医护人员有关PCCM方面的知识,并与呼吸疾病患者进行交流,了解健康宣教开展情况,对我院建设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
9月27日,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在成人呼吸中心举行“国家PCCM科规范化建设三级医院达标单位”揭牌仪式。广东省医师协会呼吸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高兴林教授、我院副院长钟志耕、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邹天士、副主任林颖、副主任林志萍、呼吸医学中心护士长段红萍、PCCM科二区护士长卢小玲等参加了揭牌仪式。
PCCM规范化建设启动以来,院领导高度重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认真筹备、全力投入,并邀请原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陈荣昌所长及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李建国教授等多位知名专家莅临培训指导,此外,以PCCM规范化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帮扶推动基层医院迈向规范建设行列,全面提升我市呼吸疾病防治能力。
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陈小波教授与我院林颖副主任医师共同为患者实施手术。
2022年4月,在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陈小波教授指导下,我院呼吸介入团队开展了肇庆市首例气管肿瘤消融术及金属支架植入术。
四级手术报告
近3年来,我院对口帮扶鼎湖区人民医院、封开县人民医院、封开县第二人民医院,促使当地医疗卫生事业规范化发展。2019-2021年挂职鼎湖区人民医院大内科主任期间,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林颖主任带领团队创建支气管镜室并开展支气管镜技术,主持教学查房,开展疑难病例讨论、多学科会诊等;2021-2022年帮扶封开县人民医院、鼎湖区人民医院期间,郭晓珍主治医师积极开展临床查房及授课培训;2020-2021年到封开县第二人民医院帮扶期间,林晓敏主治医师将先进诊疗理念带到当地。
2020-2021年,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承担国家健康行动项目“肇庆市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的基层呼吸系统疾病早期筛查干预能力提升项目”,共培训了肇庆市八大县区基层医疗骨干人员近200名,从而获得“广东省优秀技术指导单位”称号;2021-2022年,科室承担国家健康行动“慢阻肺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的市级技术指导单位,在广东省五个示点中率先完成广东省项目筛查工作。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分为一区、二区两个区,设有专科病房,开放病床共88张,其中一区48张,二区40张。科室拥有全市规模较大的呼吸综合诊疗室,占地面积257.13平方米,设有以下功能区:慢病管理站、专科门诊、专病门诊、雾化治疗室、肺功能检查室、呼吸内镜中心、肺康复区、健康教育室。配备呼吸专业疾病管理护士,综合诊疗呼吸功能检查技师。同时建立了睡眠与康复医护团队,开展规范的呼吸康复护理指导工作,促进患者康复。护理专科门诊负责呼吸系统疾病的各类风险筛查管理、药物使用指导、患教、疗效跟踪评估。
诊疗范围:急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肺部感染、胸膜疾病、支气管扩张、肺脓肿、肺结节、肺癌、呼吸衰竭、肺动脉高压肺间质性疾病、慢性咳嗽、肺血管性疾病、肺心病、睡眠呼吸疾病等。
2021年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获得肇庆市青年文明号称号。
来源|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