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二医技术】微创切除拳头般巨块型肝癌
近日,我院普外科二区成功为一位肝癌肿块达9x10厘米的患者实施腹腔镜下左半肝切除术,使患者免除了遭受长约20cm切口开放式手术的痛苦,同时切实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术后患者肝功能等各项指标恢复良好,一周后便康复出院。
半年前,66岁的杨伯(化名)总觉得右上腹部隐痛不适,以为是劳累的原因,并没在意。最近1个月,杨伯逐渐出现体重下降,且有厌油腻感,在家人的劝说下来到我院普外科二区门诊就诊。接诊医生详细问诊杨伯的病史并细致的进行体格检查,原来杨伯有多年的乙肝病史,但均未进行规范的治疗,了解到以上信息后,接诊医生高度警惕,立即为杨伯安排具有针对性的检查。最终,腹部彩超提示:杨伯的肝脏左叶长了一约9x10厘米大小的肿物。
▲红色箭头处为肿瘤
为了尽快解除杨伯病痛,普外科二区立即将杨伯收住院,并为杨伯完善相关检查。检查结果再次验证专家的判断,其AFP(甲胎蛋白)明显升高,结合腹部CT结果专家们最终明确诊断杨伯患的是原发性巨块型肝癌。
杨伯的肿瘤如拳头般大小长在肝脏左叶,需行左半肝切除术,按照以往的经验,需切开腹部近20厘米进行手术操作。
需
行左半肝切除术,
这个方法弊端是术后腹部会遗留20厘米长的伤口,且疼痛时间长、恢复时间慢及住院时间长,无形中增加患者住院费用。普外科二区主任谢林宏副主任医师
普外科二区主任谢林宏副主任医师
专家团队将手术的方式及手术风险详细告知患者和家属,征得其同意后,最终决定行腹腔镜下左半肝切除术。
该术式是风险较大的四级手术,对主刀医生的操作技术水平要求非常高,更棘手的是,肝脏血管非常丰富,术中需要切除的肝量较多,手术还需要面临术中出血及术后肝功能衰竭等风险。
考虑患者年纪大,手术及麻醉风险较大,为了确保手术安全,谢林宏专家团队与麻醉科、重症监护室、输血科、心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感染科等科室的专家一同认真商讨,拟定围手术期最佳方案。
最终,在谢林宏专家团队的密切配合下,手术顺利开展,
用时仅2小时,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第二天,杨伯已可进食及下床活动,第三天复查肝功能等指标均提示恢复良好。
杨伯在普外科二区全体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悉心护理下逐渐恢复,一个星期便痊愈出院。
原发性肝癌科普
肝癌是指发生于肝脏的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两种,人们日常说的肝癌指的多是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最新统计,全球发病率已超过62.6万/年,居于恶性肿瘤的第5位:死亡接近60万/年,位居肿瘤相关死亡的第3位。原发性肝癌在我国属于高发,目前我国发病人数约占全球的55%;在肿瘤相关死亡中仅次于肺癌,位居第二。肝癌正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和生命。那人们该如何早期发现肝癌?根据“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治的专家共识”,对于肝癌高危人群,即:≥35岁的男性、具有乙肝和(或)丙肝病毒感染者、嗜酒者,一般是每隔6个月进行一次筛查,主要包括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超声检查两项。对AFP>400μg/L而超声检查未发现肝脏占位者,应注意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以及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如能排除,应作肝脏CT和(或)MRI等检查。如AFP升高但未达到诊断水平,除了应该排除上述可能引起AFP增高的情况外,还应密切追踪AFP的动态变化,将超声检查间隔缩短至1~2个月,需要时进行CT和(或)MRI检查。
得了肝癌并不可怕,因为针对肝癌的治疗方法很多,涉及到多个学科,如果能够得到正确合理的治疗,肝癌远期疗效还是比较理想的。目前肝癌治疗总的原则是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强调实施规范化综合治疗。
肝癌常用的治疗方法可分为手术和非手术治疗两种。手术治疗包括肝脏移植术和肝切除术,是肝癌首选的治疗方法,能够完整的清除肿瘤组织,达到根治的目的。肝癌非手术治疗包括动脉化疗栓塞、局部消融治疗(射频消融、微波消融、酒精注射、高强度聚焦超声)、放疗以及分子靶向治疗等,主要用于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或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动脉化疗栓塞即常说的介入治疗,属于非手术治疗中的首选方法,常用于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能够达到控制疾病延长生存的目的。
专家简介
主任医师,广西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常委,广西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广西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完成市级科研3项,获钦州市科技进步3等奖3项,发表医学论文15篇,中文核心期刊4篇。擅长肝胆、甲状腺、乳腺肿瘤诊治。
副主任医师,在腹腔肿瘤的介入治疗方面有自己独到造诣,发表省级以上论著10余篇。对乳腺甲状腺、胃小肠、结直肠各种肿瘤及相关疾病的诊治有自己专业特长。对肝胆胰腺疾病诊治亦有较深的研究,现专业从事胃肠外科工作,对胃肠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均能熟练诊治。
副主任医师,
在腹腔肿瘤的介入治疗方面有自己独到造诣,发表省级以上论著10余篇。对乳腺甲状腺、胃小肠、结直肠各种肿瘤及
相关疾病的诊治有自己专业特长。对肝胆胰腺疾病诊治亦有较深的研究,现专业从事胃肠外科工作,对胃肠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均能熟练诊治。
副主任医师,广西医师协会肝胆外科分会委员,广西医师协会肝癌专委会委员,广西医师协会甲状腺乳腺专委会委员,钦州医学会普外科分会委员,从事普外科工作16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曾到中山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及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微创中心进修学习。专注于肝脏良恶性肿瘤、胆道疾病、胰腺、脾脏疾病、甲状腺疾病规范化治疗。尤其擅长腔镜下甲状腺肿瘤手术治疗,腹腔镜下肝肿瘤切除,腹腔镜、胆道镜双镜联合治疗胆道结石。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专业论文数篇,参与科内科研“保乳术联合术中氟尿嘧啶植入剂在二期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研究”项目获“钦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参与科研《低中心静脉压联合间歇性入肝血流阻断技术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项目获自治区科学技术成果奖。
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曾到中山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进修学习,多次参加国内普通外科培训班及研修班,在国家级及省级医学文刊发表多篇医学论文。长期从事普通外科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在肝脏良恶性肿瘤、胆道肿瘤、胆道结石、脾脏、胰腺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专注于普外科疾病的腔镜微创治疗。
核发|吴天俊
审核|张莹珺韦瑞文
文图|钟贤君
●【钦二医技术】惊呆!老人肠梗阻竟是因为塞满了黄皮果核
●惠民丨钦州市二医院为急危重症患者免除出诊费、院前急救费及救护车费
●【钦二医技术】惊呆!女子胸前乳腺肿物竟似足球这般大
●急要核酸检测结果怎么查?钦州市二医院核酸检测报告查询指南来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