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无法避免老去,面对这种疾病,我们该怎么做?
记忆逐渐消失
丧失认知和行为能力
还伴随着情绪失控
……
一个阿尔茨海默病老人的世界“坍塌”了
仅有的碎片
散落在幽暗的角落里
9月20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消息,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约有1500万痴呆患者,其中1000万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占全球四分之一。研究显示,阿尔茨海默病已成为老年人群体的危险“杀手”。
随着全球老龄化程度日益加重
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率不断攀升
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
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照料负担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俗称老年痴呆,是一种隐匿起病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以逐渐恶化的认知功障碍和人格精神异常为主要临床特征。是痴呆的最常见形式。
阿尔茨海默病被比喻成记忆的橡皮擦,早期往往先擦走的是近期记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能回忆起儿时秋风里摇落的桂花,却无法记住今日早餐吃了哪些食物。如果出现下图的十大症状,患者及家属要引起高度重视,建议及时到神经内科或心身医学科的记忆门诊就诊。
阿尔茨海默症的前期征兆
阿尔茨海默病早防早治很重要
加强重视破除误区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以进行性记忆力下降和精神行为异常为特征的神经系统变性病,是老年期最常见的痴呆类型。病因尚未明确,遗传、老化和环境因素在发病中占重要作用。
“阿尔茨海默病起病隐匿,早期通常不能够引起患者及家属注意,往往到了疾病的中晚期,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社交能力时才引起家人的重视,到这个阶段再进行干预,通常效果不佳。”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陈秀教授介绍到,现代医学已经证明,阿尔茨海默病是可防可治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就有可能阻止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发展,甚至能够逆转它。
阿尔茨海默症的病情发展阶段
“事实上阿尔茨海默症在出现症状前有很长一段时间是无症状期,如果患者在主观认知下降阶段重视起来,及早诊断,就有可能将阿尔茨海默病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像糖尿病或高血压一样的可防可控的慢性病,终生维持在临床前期不进展。”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吕志宇副教授表示,对于阿尔茨海默病,公众普遍存在两大误区。一是觉得阿尔茨海默病只是衰老的正常表现,没有足够重视,放弃早期治疗;二是很多人认为阿尔茨海默病无药可医,放任病情发展。
在照料陪护方面,吕志宇也给出建议,坚持三个原则:顺势而为、转移注意力、有耐心。在陪护过程中,要顺着患者的想法去交流、劝慰,避免患者情绪失控;转移其注意力,避免患者对同一件事产生执拗;此外,在天长日久的陪护中,更重要是有耐心和坚持。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认知中心简介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认知中心(神经内科、心身医学科、核医学科等)有记忆门诊、记忆病房、神经心理量表测评室及多学科协作。神经心理测评室拥有各种专业的神经心理量表,能进行认知筛查和记忆力、注意力、执行功能、视空间、语言等多个认知领域的综合检查。
常规开展:
便民小贴士
陈秀
神经内科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
硕士研究生导师
长期从事神经内科医疗、教学、研究工作,目前担任:四川省医学会神经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主委会委员,四川省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四川脑卒中协会神经内科质控分会副主任委员。
吕志宇
神经内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负责记忆门诊,从事神经内科医疗、教学、研究工作10余年。目前担任:四川省医学会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卒中学会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分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师协会神经感染及脑脊液学组副组长,四川省康复医学会神经重症学组委员,四川省预防医学会神经变性疾病防治分会委员,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认知功能障碍学组委员。
文/图/综合整理
校对:黄黎
校对:黄黎
主审:王伊
主审:王伊
投稿邮箱:xcb026@126.com
投稿邮箱:xcb026@126.com
投稿邮箱:xcb026@126.com
▼
直接点击关键词查看以往的精彩~
儿童鼻出血丨助眠新星丨性教育丨脑动脉瘤丨横纹肌溶解症丨钇-90微球注射治疗肝癌手术丨毒蛇咬伤丨青少年抑郁症丨消炎药与抗生素丨减肥针丨野生蘑菇中毒丨辣味科普丨体检问题丨妇科问题丨野菜中毒丨外阴白斑丨孤独症儿童丨饮酒健康丨泌尿系结石丨无痛人流丨春节就诊指南丨肥胖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丨酒精性骨质疏松症丨龙虾手丨淋巴肿瘤丨盆腔淤血综合征|心肌梗死|急性肺栓塞丨血儿茶酚胺测定|高血压|苦瓜中毒|孕期超声检查|入院注意事项|孕妈妈“黄码”咋个办|核酸检测|脊柱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