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ECMO丨我院成功开展首例ECMO跨院实施及转运
当患者出现严重的呼吸或循环衰竭时
体外膜肺氧合(ECMO)
可以部分或完全代替心肺功能
为治疗原发病争取时间
所以俗话也称为能向死神“抢时间的机器”
近日,我院ECMO团队赴
医疗集团五象医院为一名患者行
CHIPPCI建立体外膜肺(ECMO)
并在ECMO支持下成功转运回院
这是也是我院首次
院前成功ECMO置管以及转运患者
1
9月28日,65岁的赵大叔然感到胸闷痛不适,动态复查心电图及心梗三合一符合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表现。且赵大叔出现血压低,考虑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这是典型的CHIP。入院诊断为“1.心肺复苏术后;2.冠心病(三支+左主干病变)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心功能III级;3.菌血症(屎肠球菌);4.急性肾衰竭”等。可以说手术难度非常大、术中心跳骤停的风险极高,需在ECMO支持下进行PCI手术。
患者危在旦夕,容不得半点拖延!五象医院马上在第一时间联系总院ECMO团队,我院重症医学科在接到求助后,林丙主任、谢作华主任立即带领覃顺华医生、黄嵘医生等ECMO团队骨干奔赴五象医院,并在出诊车上做好周密的策划
应对
各种突发情况。
团队到达分院后,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严密配合,迅速开展工作,不到20分钟的时间已顺利为患者建立ECMO,为后续的手术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ECMO支持下,五象医院内二科何乾主任与介入团队默契配合,迅速为赵大叔完成了冠状动脉造影术及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术中ECMO团队全程陪同,确保仪器正常运转,最终CHIPPCI手术顺利完成,团队迅速把患者转运到总院。
▲术前与术后
2
“转移的过程也是一个挑战。病人病情那么重,身上连着好多根管子,如果稍有不慎哪根管子脱落,将会立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所以要极度小心。”据谢作华介绍,团队合力把患者安全转上救护车后,ECMO持续工作,心电监护、吸氧时刻不停,救护车就是一个移动中的“监护室”,各种管路的护理、患者的基础护理、生命体征的观察、药物的使用……一样不落,最终安全转运到了总院。
经过1天的精心治疗,患者顺利撤机,现进行后续治疗。
ECMO被视为守护生命的“终极救命武器”,在院内救治方面,团队已经积累了数例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重症医学科也将进一步开拓院外ECMO的救治工作,提升院前救治能力。
ECMO院前实施与转运对团队的临床经验、技术能力、整体配合等要求严苛,此次转运是我院ECMO院前转运的成功案例,为我院在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和转运上积累了更多的经验。标志着我院ECMO救治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使我院重症医学科应用高级生命支持手段转运救治危重症患者迈出了更加坚实的一步。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成立于2008年,2019年获评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ECMO逐渐走入大众视野并被大家熟知,也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科室从2021年1月开始独立开展ECMO治疗,是当时广西能开展此项技术的医院为数不多的几家医院之一。在重点学科建设周期内,市二医院重症医学科共派出8名医护人员到区内外ECMO中心进修学习,截至目前,科室已实施开展ECMO技术30例,除此之外,科室有能力通过ECMO、呼吸机、肾脏支持、人工肝等手段对心、肺、肾、脑、肝脏、血液系统等多系统功能障碍或衰竭患者提供全方位支持和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