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医院建设】先心病手术治疗怕留疤、费用高?市一医院成功开展微创介入封堵心脏“漏洞”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
为满足患者的需求,
微创手术是医学发展的永恒方向。
9月19日,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成功完成了两例介入手术治疗房间隔缺损的病例,这也是我院首次实施房间隔缺损经皮介入封堵术,标志着我院心血管内科医疗技术又迈上新台阶,结构性心脏病的微创介入治疗技术更进一步。
其中,接受该手术的48岁胡女士,因心悸不适,到我院就医,主诉活动后心悸明显,休息后可缓解。在完善影像学检查后,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
图源Pixabaycom
此时,胡女士才回忆起曾听外院医生说,她的心脏有杂音,建议马上接受手术治疗。因为对开胸心脏手术的恐惧,同时担心手术产生巨大治疗费用,治疗一直拖延至今。
我院心血管内科赖绍斌主任了解胡女士的诉求后,为她完善体格与相关辅助检查,根据胡女士的临床指征,科室团队进行了严谨细致的病情分析和讨论,决定为胡女士实施局麻下微创介入手术,免受开胸手术之苦。
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张曹进教授亲自指导下,赖绍斌专家团队成功为胡女士实施心脏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术后复查心脏彩超提示:房间隔封堵术后,补片完整,未见残余左向右分流。
据悉
先天性心脏病主要表现为动脉导管未闭(PDA)、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全世界总体先心病发病率为5‰~12.5‰。心脏房间隔封堵术是采用经股静脉穿刺的微创方式,将封堵伞送入患者心房,补贴固定在房间隔缺损处,阻断房水平左向右分流,从而恢复正常血液循环途径。
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示意图
近期,我院心血管内科联合超声科开展心脏微创手术——先心病介入封堵术,无需全麻和体外循环,患者在术中可以轻松与医生进行沟通,术后仅在患者后腿根部留有一个针眼大小的创口,既不影响美观,也不影响以后正常生活。
赖绍斌
“介入手术避免了常规开胸手术,可有效防范肺动脉高压、心衰及脑卒中等并发症发生,患者恢复速度得到很大的提升。”
赖绍斌表示,
术后不留疤痕的优点
更有利于患儿康复自信心的培养,
可避免造成升学、就业
甚至婚恋方面的不必要麻烦。
胡女士在术后第一天已经可以下床活动。据了解,接受该手术的患者平均3-5天可出院。至于胡女士担心的治疗费用问题,在城乡居民医保报销后,自费约1万元左右,大大减轻了胡女士的经济负担。
△我院手术部分图像及手术过程。
心血管内科赖绍斌主任介绍,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目前介入手术覆盖范围越来越广,如肺动脉狭窄、主动脉窦瘤破裂、心脏瓣膜术后瓣周瘘、室间隔穿孔、心脏主动脉瓣置换、肺动脉瓣置换、主动脉夹层、二尖瓣整形等心脏疾病均可通过微创介入手术完成。
心血管内科顺应时代的发展
和精准医疗的需求,
在常规开展冠脉介入
及起搏电生理手术的同时,
逐步开展结构性心脏病微创手术治疗,
让广大患者在家门口
就可享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来源|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