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妈妈:为什么我怎么努力肚皮还是那么大?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为人母是最幸福的时刻
但孕产期带来“副作用”成为新妈妈们的焦虑
孕期一路上升的体重、逐渐膨胀的A4腰
更让人心塞的是
生孩子前小腹平平,生孩子后大腹便便
于是经常有产后妈妈急切来问医生
“我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做运动了?”
“每天做多少个仰卧起坐能有效果?”
“为什么我怎么努力肚皮还是那么大?”
产后肚子大并非都是脂肪,很有可能是你的腹直肌分离搞的鬼!今天和妈妈们详细聊聊容易被忽略的一道“坎”:
孕妈以仰卧位躺于床上,双腿曲膝,双手自然置于身体两侧,腹部收缩并进行半仰卧起坐的动作,同时双手尽力触碰膝盖,直至肩膀抬离床。
用以食指和中指沿着腹白线进行左右两侧腹直肌边缘触摸,分别于脐部、脐上4.5cm及脐下4.5cm进行重点触诊并记录,以上三个位置中任何部位两侧腹直肌间的距离≥2横指,即可诊断为腹直肌分离,往往以脐部分离最为严重。
产后锻炼最首要做的是核心肌群的训练,核心力量对腰痛的产后妈妈尤为重要。核心肌群是负责保护脊椎稳定的重要肌肉群,核心力量强大能减少代偿动作,避免运动损伤,同时也能提高运动能力。
核心肌群包括内核心和外核心。内核心包括腹腔上方的膈肌、前方的腹横肌、下方盆底肌、后方的多裂肌;外核心包括前方的腹直肌、腹内外斜肌和后方的臀肌、腰方肌、胸腰筋膜。
9月25日上午,康复医学中心首次开展了运动康复公益课堂,课堂的主题是腹直肌分离-核心训练和盆底肌康复训练,由康复医学中心的康复治疗师梁金萍和黄莉主讲。
此次运动康复课的主要面向的是腹直肌分离、盆底功能障碍、骨盆疼痛等女性人群,目的是通过专业的康复运动指导让产后妈妈找到身体的感知,并学习如何正确地运动,如何避免在康复运动中出现损伤,从而提高妈妈们的康复效率,实现整体康复的全面性。
首先,第一节课是腹直肌分离-核心训练课程。伴随现场舒柔的音乐,我们通过呼吸训练,寻找我们腹部肌群的感知,找到腹部发力的感觉。然后我们相继地教授了几项加强核心的动作,并对现场每个人每个动作都进行仔细的纠正指导。
接下来,第二节课是盆底肌康复训练课程。首先,黄莉老师给现场的妈妈们对盆底肌解剖进行简单的讲解,然后通过各种体位去感知盆底肌的位置和收缩,紧接着,我们通过借助瑜伽球去完成一系列强化盆底肌的动作,并对现场的妈妈做出仔细的纠正指导。
课程结束后,各位宝妈都纷纷表示今天的课堂受益匪浅,现场练习比自己在家练习更能掌握动作要领。
声明:本文仅为妇幼健康科普,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供稿:康复医学中心梁金萍
供稿:康复医学中心梁金萍
编审(二级):健康教育科何韫聪
审发(三级):健康教育科宋洁
健康教育
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