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服务】公众十大用药提示
用药提示
为提高用药安全
避免用药伤害
我院药师整理出公众十大用药提示
旨在普及药学知识
帮助大众更好地守护自身用药安全
具体内容如下:
公众十大用药提示
01
抗痨治疗有规律,用药停药不随意: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常见的慢性传染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不仅会影响人体健康,而且影响生活、工作,甚至危及生命;还有可能传染给身边的人。
所以,一旦患有结核病,一定要早治疗。抗结核治疗治疗周期相对较长,用药一定要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原则。不规范的用药会导致耐药出现,加大治疗难度。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应向专科医生或药师寻求帮助,不宜自行停药。主要不良反应有:一、肝功能异常。二、体液颜色改变。三、感觉、视觉异常。结核病可防可治,规范化与个体化抗结核治疗相结合,方能提高治疗成功率,最终战胜结核病。
02
吸入用药需注意,规范使用显疗效:吸入剂疗法是目前最有效的哮喘预防,治疗及控制哮喘发作的给药方法。吸入剂装置种类多样,装置不一样,使用方法也不一样,如果使用方法不当,可能影响疗效,导致哮喘控制不佳。
使用吸入剂要参照说明书、视频等正确操作。如1.使用前正确上药。2.吸药过程中注意吸气时间、呼吸方式。3.吸药后要憋气。4.还应正确漱口,避免口腔及咽喉部药物残留,减少声音嘶哑和念珠菌病的发生率。规范使用吸入剂,定期随访,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调节剂量。
03
肠道菌群调整药,避免相遇抗菌药:调整胃肠道菌群药物要避免与抗菌药同时服用,因为调整胃肠道菌群药物主要是活菌制剂,联合使用会杀灭活菌从而降低药效,影响治疗,甚至有可能导致病情加重。所以同时使用抗菌药和调整胃肠道菌群药物时要避免同时服用,应先服用抗菌药物再服用调整胃肠道菌群药物,以帮助恢复菌群的平衡,而且至少要间隔2小时。同时要注意调整胃肠道菌群的药物大部分需要冷藏保存。
04
服用口服降糖药,服药时间是关键:口服降糖药是治疗二型糖尿病的常规用药,但不同药理作用的降糖药在其服用时间上也有很大的区别。在合适的时间服药可以提高糖尿病的治疗效果。
目前常用的口服降糖药可以分为7个类型,具体如下:1.双胍类:如二甲双胍,普通片餐时或餐后服用,缓释片则在晚餐后服用;2.α-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餐前即可整片吞服或与前几口食物一同咀嚼服用;3.DPP-4抑制剂:如西格列汀、维格列汀,服药时间则与进餐时间无关;4.SGLT-2抑制剂:如达格列净、恩格列净,服药时间则与进餐时间无关,但其具有利尿作用,为避免夜间多尿,建议早晨服用;5.噻唑烷二酮类:如罗格列酮、吡格列酮,服药时间则与进餐时间无关;6.磺酰脲类:如格列本脲、格列美脲,需餐前半小时内服用,以防低血糖;7.格列奈类: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降糖作用迅速,餐前15分钟内或餐前即刻服用即可。
05
服用头孢需注意,同时饮酒不适宜:服用头孢类等药物前后若饮酒,可能会发生双硫仑反应,出现面部潮红、眼结膜充血、视觉模糊、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或搏动性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出汗、口干、胸痛、心肌梗塞、急性心衰、呼吸困难、急性肝损伤,惊厥甚至死亡等现象。所以为防止双硫仑样反应,在使用头孢类抗菌药物时要注意是否有药物过敏史、酒精过敏史和近期饮酒史,如果有,应禁用该类药;对应用头孢类抗菌药物者,应当在停药后禁酒时间不能少于7天,一旦发生双硫仑样反应,应立即停药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治疗。
头孢菌素类大多数药物与乙醇都可以发生双硫仑反应,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如有在使用头孢类抗菌素后服用藿香正气水、吃酒心巧克力等含乙醇成分的食物也有可能发生双硫仑样反应,甚至仅用酒精处理皮肤也会发生双硫仑样反应。
06
维C联用须注意,配伍禁忌要在意:维生素C,又称维他命C,在临床中主要用于维生素C缺乏病的治疗以及维生素C的补充治疗。维生素C能预防癌症、风湿病等疾病,对皮肤、牙龈和神经的重要性也是不可替代的。经常有人为了提高免疫力来购买补充维生素C,那么有哪些药不能和微生物C联合使用呢?
1.阿司匹林:维生素C与阿司匹林都属于酸性药物,维生素C可使尿液被酸化,可减少阿司匹林在酸性尿液中的溶解,增加再吸收,提高血药浓度,容易引起阿司匹林的中毒症状;
2.肝素:肝素等抗凝药,与维生素C一起使用,容易使凝血酶原活性受到影响,从而可对抗凝效果产生干扰;
3.维生素K:维生素C与维生素K一起使用,两者均可在体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容易导致药物疗效降低,甚至可能会失效;
4.磺胺药:大剂量维生素C与磺胺类药物一起使用,容易在肾脏形成结晶,从而可能造成肾脏损害。此外,碳酸氢钠、氨茶碱等碱性药物,也可使维生素C氧化失效,应避免一起使用。
07
硝酸甘油救命药,正确使用很重要:硝酸甘油作为救命药,使用时应避开以下四个用药误区。
误区一,直接吞服。口服硝酸甘油大部分在肝脏就会被代谢掉,而舌下含服吸收率是吞服的十倍。舌下含服2-3分钟即可发挥急救作用,5分钟达到高峰。
误区二,频繁加服。若含服一片硝酸甘油胸痛未得到缓解,可在5分钟后再加服一片,不超过三次。若含服三次症状仍未缓解,应警惕心梗发作,须立即拨打120尽快就医。
误区三,站着或躺着服用。站立服用硝酸甘油易导致直立性低血压,出现头晕甚至跌倒,而躺着服用会增加回心血量,加重心脏负担。因此服用本品时宜采用坐位或半卧位。
误区四,贴身携带。硝酸甘油挥发性强,贴身携带会加速它的挥发。随身携带时可以放在手提包中。硝酸甘油应储存于棕色玻璃瓶中,避光且不超过20℃的干燥处保存。开封后的硝酸甘油需三个月更换一瓶新药。舌下含服不吞服,坐着含服不站立,连续含服不过三,阴凉避光不贴身。
避开以上四个误区,做到正确服用,正确存储,让您的救命药真的救命!
08
儿童用药需谨慎,随意吃药不可取:儿童用药需谨慎,随意吃药不可取,应当遵循以下四大原则。
一、能外用不内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静滴,能局部不全身。(如:不可滥用激素药膏,必要使用时尽量点涂,不可随意停药,可加入面霜混合减少药膏比例直至停药)
二、儿童用药时不能吃大人药,要吃儿童药。(儿童禁用药:①喹诺酮类药物:包括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均会造成软骨发育异常,所以不适合儿童使用;②氨基糖苷类药物:如庆大霉素可能会造成耳聋,出现明显耳毒性;③四环素类药物:8岁以下儿童不能使用,否则容易造成四环素牙)
三、用药剂量要准,药物选择要合适,避免选用毒性大,不良反应较重的药物(在给儿童用药时,几分之几的药,是要药片磨成粉末,再分成需要的份数,取其中的一份吃。不可直接降药片掰碎服用)
四、合理用药,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尽量不用。(儿童普通感冒,若症状不严重,可多喝水,不要轻易服用感冒药,若症状严重,就医后遵医嘱,不可随意给儿童服用成人复方感冒药)
09
茶碱安全范围窄,不良反应要警惕:茶碱类药物是一种常见平喘类药物,主要适用于轻、中度和重度支气管哮喘,但是如果使用不当的话,很可能会对人体的心脑血管系统,胃肠道系统,以及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不良的反应,从而导致出现心律失常,心动过速,以及恶心呕吐的现象,严重的还会引起茶碱中毒,因此在使用时候,必须要让医生知道我们原有的症状,以免在使用茶碱药物的过程当中出现茶碱中毒的现象。
对于一些可能会出现心跳过快,心律失常现象的患者,如果使用了茶碱类药物很有可能会使心率进一步加快,从而心律失常更加严重,加重原有病情。
对于心肌梗死的患者,如果使用了茶碱类药物,很可能会加重心肌梗死的范围,诱发致命性的心律失常。除此之外茶碱类药物,还有可能对低血压,甲亢,胃溃疡,癫痫患者产生更加严重的影响,因此这些患者是不可以使用茶碱类药物的。
对于婴幼儿以及哺乳期妇女,由于婴幼儿对于茶碱类的药物非常的敏感,而且茶碱可以通过胎盘或者乳汁进入婴幼儿体内,一定不可以使用茶碱类药物。
10
抗菌药物非万能,随意滥用危害大:抗菌药物是一类用于治疗由细菌等微生物引起的特性感染的一类药物,其作用是抗感染而非消炎。人们常错把抗菌药物(抗生素))叫做“消炎药”,一发生炎症就用抗菌药物,这是错误的。因为,炎症并不是某一种疾病的名称,而是多种疾病都会表现出来的一种症状,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过敏、跌打损伤等都可以导致身体出现红、肿、热、痛等炎症症状。抗菌药物对病毒、真菌、过敏、跌打损伤等引起的炎症没有作用,用了也无效。
抗菌药物仅在有明确适应症时足剂量,足疗程的规范使用。否则,细菌不能被彻底清除,疾病不愈或反复,甚至产生细菌耐药,也就是细菌有了抵抗原来抗菌药物的能力,再次使用原来的抗菌药物就不再发挥作用了。疗程达到时及时停药。
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时使用抗菌药物就是抗菌药物的滥用。滥用抗菌药物,导致细菌产生了耐药性,等到真正有细菌感染时,抗菌药物就不起作用了。
患者安全
用药提示
END
图片|药剂科
文字|药剂科
编辑、排版|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