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治心脏破裂有高招!我院再次用原创技术“逆向建轨”成功封堵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
近日,梅州市人民医院院长、心血管病中心主任钟志雄教授带领心脏瓣膜病中心主任钟炜、心血管内二科李友钱、黄常镜医生等结构性心脏病团队成员,成功开展“经导管逆向建轨封堵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再次证明了该原创技术的可行性!
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通俗地讲,就是心脏破了个口,很少见但是极其严重!死亡率高,一旦发现就要紧急干预。
患者心脏破裂,情况危急
“逆向建轨”技术成功封堵
该患者是一名中年男性,最近一周呼吸困难症状越发严重,来到我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后,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巨大室间隔穿孔,简单来说就是心肌坏死后心脏有个“破口”,直径达20mm,非常大,情况凶险,危及生命,国内外能开展该治疗的医院并不多。
我院钟志雄教授与钟炜教授为了挽救患者生命,详细分析病情,决定再次运用经导管“逆向建轨”封堵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术中在患者的心脏“破口”内成功释放封堵器,有效封堵“破口”,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第二天即可自主行走,三天后出院。
▲室间隔连续性中断
▲术中彩超示心室水平少量残余分流,
封堵器形态、位置良好
▲成功释放封堵器后
可见封堵器位置固定良好
“逆向建轨”技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更微创、安全、便捷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外科开胸修补是传统的治疗方法,但是成功率并不高,且大多患者难以安全度过等待期。近年来,介入封堵治疗心脏破裂以其微创、安全、快捷等优点而逐渐兴起。但该技术的难度大、要求高,国内外能够开展治疗的大医院少之又少,不少患者依然没有得到及时良好的救治。
2019年,钟志雄教授与钟炜教授对该技术进行改进,另辟蹊径,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创新实施“逆向建轨”技术,该原创技术相关SCI论文发表在《AnnalsofTranslationalMedicine》。至今,我院已成功开展了7例“逆向建轨”救治心脏破裂患者,手术成功率100%,手术效果满意。
在介入封堵技术救治该疾病中,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是建立轨道。通俗地讲,传统轨道是导丝从左股动脉经室间隔穿孔到达右股静脉,容易导致心脏瓣膜损伤;“逆向建轨”即应用导丝从右心室经室间隔穿孔到达降主动脉,从而更便捷完成封堵手术,减少了心脏瓣膜损伤的风险,更有利于技术的普及。
团队成员简介
钟志雄教授
梅州市人民医院院长、心血管病中心主任、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梅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梅州市心血管病介入诊断和治疗创始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梅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奠基人、领路人,在医疗、教学、科研方面取得突出成就,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广东医师奖、广东医院优秀院长等荣誉。
技术专长:
擅长冠心病、大血管、结构性心脏病、心脏起搏的介入诊疗以及心脏重症的抢救治疗。
出诊时间:
周一至周六(特需门诊)
钟炜副主任医师
科教科科长、技能培训中心主任、心脏瓣膜病中心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冠心病介入培训导师
技术专长:
擅长冠心病、结构性心脏病(先心病和瓣膜病)的介入诊疗以及心脏重症的抢救治疗。
出诊时间:
周一上午(普通门诊)
周五上午(特需门诊)
李友钱副主任医师
医疗组长、医学硕士
技术专长:
擅长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成年)、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及心脏重症的诊治。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周六全天
黄常镜主治医师
心脏瓣膜病中心秘书
技术专长:
擅长冠心病及结构性心脏病的诊断和介入治疗,以及急慢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等心血管病患者的诊治。
出诊时间:周四全天
挂号指引
关注梅州市人民医院公众号--医疗服务--预约挂号--院总部--内科--心血管内科
扫码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