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亮剑---北部湾首例“双镜联合+ERCP”在我院成功开展
近日,我院消化内科副主任何咖鲒带领消化内科团队成功开展北部湾首例“双镜联合+ERCP”术,运用ERCP引导下单人经口胆道镜(Spyglass)的超级微创技术为患者解除病痛,进一步实现胆胰疾病内镜诊疗领域新突破。
65岁的黄大妈因上腹部闷痛不适1月来我院消化内科住院,入院后查肝功能提示胆红素和转氨酶明显升高,腹部增强CT提示胆总管下段狭窄,胆总管上段扩张,是石头?是肿瘤?无法判断,随后完善超声内镜检查,结果同样显示胆总管下段狭窄,上段扩张,但是未见明显的石头,黄大妈非常担心和焦虑,消化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何咖鲒查看病人后认为胆总管下端不排除有肿瘤或不显影结石的可能,有行ERCP引导下单人经口胆道镜(Spyglass)检查术的适应症,经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后,最终决定行ERCP引导下胆道镜(Spyglass)探查术。
在麻醉科副主任医师付小春严密麻醉监测下,何咖鲒先给患者进行十二指肠镜检查,术中发现十二指肠乳头发红、肿胀、僵硬,开口极为隐匿,反复探查后终于成功置入导丝,随后行十二指肠乳头球囊扩张术,术中胆道造影显示黄大妈的胆总管中上段明显扩张,未见结石影,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瑞康医院内镜中心袁海峰教授指导下,将胆道镜沿导丝小心翼翼置入胆总管内,通过胆道镜清晰地看见胆总管中上段扩张,但管壁光滑,未见石头,而胆总管末端明显狭窄、充血水肿,未见明显新生物,随后在胆道镜直视下进行精准活检。
何咖鲒介绍:“ERCP术是消化内镜领域难度最大、技术要求最高、风险最大的技术,被称为'皇冠上的明珠',而经口胆道镜(Spyglass)及相关镜下治疗则是该项领域中的先进技术之一,通过胆道镜,可以发现很多容易漏诊的胆胰疾病,比如不显影的残留的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甚至可以发现早期胆管癌,同时对于较大的胆总管结石还可以在胆道镜直视下碎石并通过取石网篮将结石取出,是胆胰疾病患者的福音,避免反复多次开刀手术,这是任何先进检查都无法比拟的。
近两年我院消化内科相继开展了“3E技术”,开创了北海市消化内科的“3E时代”,如今成功开展北部湾首例ERCP引导下单人经口胆道镜(Spyglass)诊疗技术,这些技术属于四级手术,难度较大,对于肿瘤疾病的诊断、分期、分型等具有较大优势,而且可以在不开刀、不打洞的前提下完成相应疾病的治疗。
保“胃”健康,“肠”享人生,“肝胆”同行,“胰”路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