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三院成功为重症患者施床旁徒手盲插鼻肠管术,营养支持不用愁!
顺德三院重症监护室成功为重症患者
实施床旁徒手盲插鼻肠管技术
近日,顺德三院重症监护室收治了一位重度肺炎同时合并心肾功能不全等多种疾病的老年患者,经过一系列的紧急救治,陈伯(化名)的病情有了好转,但由于重症肺炎会使机体的消耗增大,营养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
经医护评估,判断陈伯有高度误吸的风险——患者年龄超过65岁,意识障碍,且出现胃管喂食后引起的胃潴留(吃到胃里的东西不能从胃流到肠而停留在了胃里),这样营养液不但不能被吸收,而且可能会从胃里返流到咽喉进入气管引起误吸,并加重肺炎,不利于病情的良性发展,甚至会引起死亡。
护士长娴熟地在床旁徒手盲插置入一条鼻肠管
为了让陈伯早日康复,重症监护室医护联合查房后讨论,确定对陈伯采取鼻肠管置管喂养,由护士长完成操作,置管过程顺利。置管后5天,经过规范的肠内营养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陈伯的各项指标达到了转出ICU的标准,随后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自开展床旁徒手盲插鼻肠管至今,护理团队已成功为多名患者留置了鼻肠管。对比经胃镜下鼻肠管留置的方法,床旁徒手盲插鼻肠管可以在不依赖其他辅助设备的情况下,将管道直接放置在空肠上段,具有无创、便捷、耗时短、费用低等优势。在机械通气、高龄、意识障碍、神经功能缺损、胃食管返流、胰腺炎等重症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今日科普:
鼻肠管
一、鼻肠管是什么?
鼻肠管是一种由鼻腔插入,经咽部、食管、胃,置入十二指肠或空肠,用于肠内营养输注的管道。当危重患者处于应激状态,胃多伴有轻瘫状态,易出现胃潴留,但小肠吸收功能大多仍存在,蠕动协能恢复以小肠最快。胃管是插入胃内,由于深度较浅,存在反流及误吸风险。胃潴留可导致胃内容物返流引起窒息、误吸,后果相当严重。鼻肠管经过鼻腔、胃到十二指肠/空肠内,患者通过从肠管内注入的营养丰富的流食来摄取足够的蛋白质、水、药物与热量,鼻肠管可提高患者的喂养耐受,大大降低返流、误吸发生风险,有助于促进肠道运动,维护肠道完整性,减少细菌移位,减少患者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给患者带来福音。
二、鼻肠管适用于:
1.机械通气;
2.大于70岁;
3.意识反应下降;
4.神经功能缺损;
5.仰卧位(体位);
6.胃食管反流;
7.胰腺炎;
8.中重度烧伤。
三、肠内营养的优势:
1.符合生理过程(营养由肠道吸收入肝,于肝内合成营养分子)促进肠蠕动;
2.保护胃肠粘膜屏障结构和功能完整性;
3.增加胃肠道血液供应;
4.促进释放胃肠道激素;
5.减少肠道菌群异位;
6.提高局部和全身免疫功能,降低继发感染。
撰稿:ICU甘蔼恩、黄翠嫦
编审:寇琳
顺德三院纪录片
《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