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抗疫故事| 整形美容外科:“整”甲缮兵、雷厉风“形”
医者有仁心,慈悲济世人。悬壶轻己利,德品胜黄金。--胡秉言
8月1日,新一轮新冠疫情从三亚逐渐向整座小岛蔓延开来。在全省抗疫的关键时刻,我院拿出了作为省内医疗龙头单位应有的担当,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全院最小科室之一的整形美容外科,在科室展望主任和李磊副主任的带领下,白衣披甲、义不容辞,不仅坚守院本部阵地,并且还派出多人支援三亚、海口的疫情防控工作。
8月2日起,整形美容外科派出高飞医生加入我院支援三亚应急核酸采样队。高飞医生在今年3月、4月曾两度到三亚支援,可谓经验丰富、久经沙场。随着三亚确诊人数的增加,疫情形势变得严峻、复杂,防控难度亦随之加大。按照上级的指示精神,高飞医生与我院其他队员们一起开展“敲门”行动,顶着烈日骄阳、疾风骤雨入户采样,做到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应检尽检。穿着闷热的防护服,走街串巷,翻山越岭,一层一层地攀爬,逐门逐户地采集。
高飞医生入户采集
8月9日,疫情逐渐蔓延至海口,全院组织大规模核酸采样队参与海口市的全员核酸采样工作,整形美容外科派出李磊副主任、林遐、刘韵医生以及科内轮转的规培学员杨耀明、曹智睿、钟严瑾医生征战抗疫一线,展望主任、游文健主任及范鹏飞医生留守病房值班,并作为应急人员随时接受征召。
8月10日凌晨五点,在台风“木兰”的考验下,整形美容外科核酸采样人员准时到达集合地点,伴随着狂风暴雨陆续向核酸采样地点进发。大家相互打气互相照顾、斗志昂扬。他们凭借着“早日清零”的信念一直在坚守核酸采样的岗位。
经过不懈努力,三亚已取得阶段性胜利,海口已进入常态化防控。根据省委省政府“一手打伞一手做事”的指示精神,整形美容外科坚持开展正常的诊疗活动,教学活动,同时主动承担海口市内的核酸采样任务。
“整”甲缮兵、雷厉风“形”,我院整形美容外科在复旦大学专科声誉排行榜连续7年排名华南区第3名,他们用行动向我们证明整形人在专业上勇于探索、精进技能,在抗击疫情中同样做到勇敢、坚毅、不服输、不怕输。这是在一代又一代整形人中传承的整形精神:团结协作,奋勇向前,这就是砥砺前行的整形美容外科。
整形美容外科
海南省人民医院整形美容外科成立于2000年,经过20余年的发展,目前是海南省内规模大,设施完善,人才梯队健全,专业技术涵盖面广的科室,整形美容外科专业科室连续7年在华南区域专科声誉排名位列前三甲。常年担任海南省医学会整形美容外科、医学美学与美容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海南省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海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学分会主任委员单位、海南省整形美容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海南省整形美容外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拥有独立开放固定床位6张(不含抢救室床位2张),专业医师7名,其中正高职称2名,副高职称3名,中级职称1名,初级职称1名,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3人,本科学历3人;专科护理人员8人,年门诊量1万余人,年均开展各类整形美容手术2000余台(含住院部和门诊全麻和局麻手术,不含激光治疗),年激光治疗2000余人次。
承担多项省级科研工作,曾获得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第一完成人单位),近年来科室人员以第一作者身份(或通讯作者)在国际和国内专业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PRS杂志2篇,其中SCI收录4篇(单篇影响因子最高3.41)。主编专著七部,参编16部。临床经验丰富、技艺精湛、把握国内整形美容的新进展和新技术,代表省内医学整形美容的较高水平。整形美容外科引进新一代美容激光设备,及从美国引进的维尔斯-强森体外超声乳化脂肪抽吸系统。
图文/整形美容外科高飞
编辑/潘丽云
审核/冯琼
责编/吴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