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养生| 4款节气特定食谱,养出了人生的松弛感,清欢为至味!
一分秋意一分凉野外繁露披衣裳
秋分,"分"为"平分"的意思
除了指昼夜平分外,还指平分了秋季
秋分日后,北半球昼短夜长
昼夜温差加大,气温逐日下降
每年的9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时,进入“秋分”节气。“秋分”与“春分”一样,都是古人最早确立的节气。按《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云:“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后宜多食温食,少食寒凉之物
以保养脾胃之气
咱们下面的养生食谱吃起来
健康又美味!
材料:茶树菇30-40克,无花果5-6粒,老鸭1/4只,红枣3枚(去核),枸杞子5克,生姜3片,食盐适量。
烹调:茶树菇清洗后剪掉根部,清水浸泡半小时,鸭先净、斩块、先焯水,上料同放锅内,加适量清水武火煮沸后转文火煲1.5小时,以盐调味即可。
功效:平补脏腑虚损,养阴润燥。
茶树菇,甘、微温,气香,有健脾补肾、益气开胃,抗衰老、抗癌、美容等功效,营养丰富,含有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和矿质元素、B族维生素,常食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
AutumnalEquinox
材料:桑椹(干)15克,百合15克,莲子15克,制何首乌10克,猪瘦肉100克,大枣1枚(去核),食盐适量。
烹调:猪瘦肉切块飞水,大枣去核,上料同放锅内,加适量清水武火煮沸后转文火煲1小时,以盐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养血,润肤止痒,用于秋冬皮肤干燥、护肤养颜,慢性湿疹或湿疹愈后,皮肤干燥粗糙者。
《本草纲目》载桑椹能“止消渴,利五脏关节,通气血,久服不饥,安魂镇神,令人聪明,变白不老。”有滋阴补血、生津止渴、润肠通便的功效,主治阴血亏虚之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肠燥便秘、津伤口渴等。而且桑椹营养价值高,富含糖类、钙质、苹果酸、花青素、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成分。注意:桑椹性偏寒,脾胃虚寒及腹泻者慎服,糖尿病人群不宜多食。
材料:石榴1个,银耳1/4朵,百合10克,莲子(去芯)20克,冰糖少量。
烹调:石榴去皮、取籽,银耳撕小朵和莲子泡开,上料同放汤锅内,煮至软烂,最后放入石榴籽煮3-5分钟,加少许冰糖调味即可。
功效:养阴生津,润燥养颜,可用于秋季咽干、口干烦渴、干咳、口疮等。
清代医家张锡纯认为“石榴其性酸、凉,能敛肝火,保合肺气,为治气虚不摄肺劳喘嗽之要药。”石榴,味甘酸,有生津止渴,润肺止咳的功效,主治咽干燥渴。而且石榴富含维生素C,能增进血液循环,有淡斑美容的功效。注意:石榴多食易生痰湿,老人、小儿、痰湿质人群不宜多食。糖尿病人群忌食。
传统二十四节气
材料:玉竹6克、杭白菊3克、枸杞子3克、茯苓9克、陈皮1-2克、乌梅1颗。
制作:上述材料加适量沸水冲泡10分钟左右,即可饮用。以水煮10-15分钟效果更佳。可根据个人口味调入少许冰糖或蜂蜜。
功效:养阴润燥,健脾开胃,可用于秋季日常保健,老少咸宜。
运动保健
YUNDONGBAOJIAN
秋高气爽的时节,适合进行登山运动。登山有益于身心健康,可增强体质,提高肌肉的耐受力和神经系统的灵敏性,有利于增强下肢力量,提高关节灵活度,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预防静脉曲张、肌肉萎缩等疾病,而且能有效刺激下肢的经脉及脚底穴位,使经络保持通畅。在登山过程中,人的心跳加快,肺通气量、肺活量明显增加,心肺功能也会得到锻炼。爬山后用热水泡脚,有助于缓解运动疲劳,还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秋分八月中坐功图
主治
风湿积滞,腹大水肿,膝膑肿痛,膺乳气冲,股胫外侧痛,遗尿,腹胀,消谷善饮,胃寒喘满。
功法
正坐,盘坐。两手掩耳,十指向后相对,上体向左侧倾,至极而止。再慢慢向右侧倾。左右动作相同,方向相反,各做十五次。然后,叩齿、咽津、吐纳,方法同前。
中医外治
ZHONGYIWAIZHI
穴位艾灸保健
穴位艾灸保健
“膏肓能主治虚羸瘦损、五劳七伤......百病无所不疗”。——《千金方》
秋分后,气温逐渐下降,温燥逐渐转为凉燥,是呼吸道、胃肠道疾病常发、复发的时节。膏肓穴有补益虚损、养肺调心功效,是保健灸最为常用的穴位之一,常灸膏肓穴既可延年益寿,又对慢性呼吸性疾病、肩周炎等有一定防治作用。神阙有培元固本、回阳救脱、和胃理肠功效,是养生要穴。秋季常灸神阙既可防治胃肠道疾病,如腹痛、腹泻、胃痛、消化不良、结肠炎等,还可保健延年。足三里、三阴交可健脾益气,调理气血,秋日常灸有“培土生金”之意,还能增强体质,有效预防秋冬手脚冰冷。
膏肓定位
人体的背部,当第四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三寸,肩胛骨内侧。
神阙定位
脐中。
足三里定位
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旁开一横指。
三阴交定位
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金秋时节
愿你我都能在时节的喜悦中
健康生活,积蓄前行的力量
不负光阴,不负自己
来源|治未病中心彭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