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闭环期间携手救治命悬一线的高危产妇
9月15日,贵阳市妇幼保健院麻醉手术科主任邓奇接到一名高危孕产妇手术的紧急通知:产妇怀孕37周,凶险性前置胎盘,拟于当日下午行剖宫产。
31岁的卢女士,这次已经是第三次剖宫产,产检提示“子宫下段胎盘植入”。情况紧急,邓奇主任考虑到此次手术可能出血多,提前预估到患者在术中可能出现的一些突发状况,通知麻醉手术科提前做好充分准备。
当日下午13:50,患者进入手术室,常规生命体征监护,由于产妇有脊柱损伤病史,负责本次手术的麻醉医生王建选择了全身麻醉。麻醉前建立有创动静脉,待产科医生准备完善后开始麻醉诱导。
14:40手术正式开始,术中,产一科的副主任、本次手术的主刀医生马元华发现产妇的肠管及大网膜与子宫前壁形成致密粘连,子宫中下段前壁见胎盘,仅为一层浆膜覆盖,子宫下段血管充盈怒张,同时膀胱底部与子宫下段广泛粘连,是典型的“凶险性前置胎盘”。下推膀胱避开胎盘取子宫中下段横行切口进入宫腔,顺利娩出一女婴,断脐后交给台下新生儿科医生处理。经过新生儿科和助产士的抢救,终于,女婴发出了清脆的啼哭声!可产妇的“闯关”才刚刚开始......
胎儿娩出后,产妇大量血液涌出,整个术野被鲜血覆盖,产一科刘艳主任迅速将子宫脱出腹腔,用药物促进子宫收缩,止血带捆绑子宫下段,暂时阻断子宫动脉血流。探查胎盘广泛植入肌层,左侧壁穿透,行人工剥离胎盘术。胎盘剥离后,子宫后壁大面积植入面出血凶猛,同时监护仪上的有创血压逐渐往下降,邓奇主任立即指示“加快输液!给予升压药泵泵注!监测血气,维持患者的内环境,通知输血科拿血浆和血小板!”,同时加快自体血液回输。经过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的积极处理,出血止住了,产妇的生命体征也恢复平稳。
手术历时2小时,在各科室的配合和努力下,产妇的子宫保住了,术后产妇也平安返回病房。
术后,邓奇主任介绍说,随着“全面三孩”政策实施以后,高龄和瘢痕子宫孕产妇明显增加,随之而来的是产科并发症(凶险性前置胎盘)发生率越来越高,增加了产科麻醉的风险和难度。2018年,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及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ACOG)强烈推出多学科管理,尤其强调了与麻醉科的沟通和协作。产后出血救治过程中,产科医师主要负责彻底止血治疗,麻醉医师负责生命体征的管理,进行容量复苏,维持产妇呼吸循环功能,纠正内环境紊乱,保证重要脏器组织灌注等工作。
今年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已经抢救了62例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该手术风险大,而产科自体血液回输在此类患者的救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出血5000ml以内,基本上不输注异体红细胞,节约了宝贵的血液资源。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多学科室精诚团结,通力合作,产妇们均平安度过危险期,快速恢复出院。
在新冠肺炎疫情管控期间,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实施闭环管理,虽然超负荷的工作使各科室医护人员身心疲惫,但大家任劳任怨,坚守岗位,遇到危急情况,麻醉手术科会立即启动应急管理模式,与相关科室一起默契协作,共克时艰,保障每一个母婴安全,为妇幼平安做出积极贡献。
麻醉手术科宣传科
文图编辑:姜曜
文图校对:贾璐璐刘滕
微信制作:姜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