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一女士乳房肿物1年未重视,就诊时已是癌……
东莞的张女士今年54岁,8月22日早上8点到市人民医院谢岗院区(谢岗医院)就诊。
她表示,1年前偶然发现左侧乳房有一个肿物,无疼痛红肿等不适症状,便没有重视和治疗。
就诊10天前,张女士在家附近的医院做乳腺彩超检查提示:左乳腺内下像限实质性团块,符合“BI-RADS4C”类。
就诊3天前,她到另一家医院做乳腺肿物穿刺活检提示:左乳浸润性导管癌。为了进一步手术治疗,便来到谢岗医院就诊。
随后的专科检查显示,张女士左乳房有一肿块,大小约3厘米*2厘米,肿块质偏硬、表面欠光滑、与周围分界不清楚。此外她还有右乳囊性包块(BI-RADS2类)、双侧乳腺多发低回声结节(BI-RADS3类)。
她随后被诊断为左乳肿物,浸润性导管癌待排;双侧乳腺结节。
经过术前准备和沟通,8月23日,谢岗医院普外科为她实施了手术。
术中,左乳肿块被完全切除后,送快速病理,病理报告证实为:乳腺浸润性癌,Ⅱ级。
此外,张女士左乳及腋窝部分乳腺组织呈腺病改变,局部见导管内乳头状瘤。医生予以清扫腋窝脂肪淋巴组织、冲洗创腔,结扎止血,手术顺利。所幸未见癌转移。
到了9月9日,张女士病情平稳,无特殊不适,精神、食欲、睡眠良好,达到出院标准,医生叮嘱她加强营养饮食、注意休息,保护引流管,定期换药。
知多点
什么是乳腺癌?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好发年龄为45~55岁,尤其是以更年期和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多见,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呈年轻化趋势。
它与先天遗传、外部环境、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尤其是性格、情绪等心理因素。
乳腺癌的五大危险信号?
1、乳房肿块。大多数为无痛性肿块,仅少数伴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
2、乳头溢液。非妊娠期出现血液、浆液、乳汁、脓液等溢出,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
3、皮肤改变。“酒窝征”、“橘皮样改变”,皮肤卫星结节等特征。
4、乳头、乳晕异常。乳头皮肤瘙痒、糜烂、破溃、结痂、脱屑、伴灼痛,以致乳头回缩。
5、腋窝淋巴结肿大。初期阶段会出现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随着病情发展,可在锁骨上、内乳淋巴结和对侧腋窝摸到转移的淋巴结。
如何预防乳腺癌?
1、警惕乳房“报警信号”。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是有一个过程的,从最常见的乳腺增生开始发展,继而变成乳腺结节。如果不能疏通,在纤维上打结就变成乳腺纤维瘤,发展到坏死硬化时,乳腺癌就会出现。
2、少吃垃圾食品,戒烟戒酒。
3、少熬夜,适当运动。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的绝经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是睡眠时间充足妇女的两倍。
4、放松心情,减少工作压力。长期工作压力的增大会引发一些身体问题,对于广大职业女性来讲,最容易引起的疾病就是乳腺疾病。
5、定期到医院做乳腺检查。有不适症状及时就诊。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XG13790673636
求分享
求点赞
求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