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西讲科普 | 中药与萝卜不能兼得?这里面误会太深了
76岁的李婆婆因脑梗塞来我院内十三科住院治疗,这天,她突然焦急地询问医护人员:“医生,我的中药什么时候喝效果最好呀?我今天在食堂吃了萝卜,会影响药效吗?”相信李婆婆的问题也是很多朋友的疑惑,那就让老中医来为我们解答吧~
没错,对于服用中药汤剂的患者来说一般都会有这个疑问,如何服药才能让药效达到最好。的确,医生辨证、用药精准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但辨证、用药都正确,而疗效却不令人满意的情况也不少。其中,中药汤剂的服用时间,就是影响疗效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冬吃萝卜夏吃姜”,天气逐渐转冷,白萝卜也成为了餐桌上的“宠儿”。可能许多朋友都听过“吃中药不能吃萝卜”的坊间“常识”,一些患者服用中药前也常常发问:“能吃萝卜吗,吃萝卜不会破坏中药的药性吧?”那么中药该何时服用?在服用中药期间到底能不能食用萝卜呢?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来听一听冉氏学派名老中医怎么说:
疾病部位不同
服药的时间就不一样
疾病的部位不同,服药的时间就不一样。《神农本草经》记载“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而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病在上焦者,一般建议饭后服用中药,使药力能较持久的停留在上焦,更好的发挥治疗作用。而病在下焦者,宜饭前服,即空腹时服,能使药力迅速到达下焦,更好的发挥作用。
需要根据药物性质
考虑服药时间
一般来说,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的药物,宜饭后服用,这样可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而对胃肠道刺激性小的中药,或药性平和之品,在饭前或饭后服用均可。
“萝卜不可与中药同服”
的说法来自哪里
中医古籍中,白萝卜又称莱菔或芦菔,为十字花科一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其叶为莱菔叶,其籽称莱菔子,其干燥老根叫地骷髅,全草可供药用。有些中医书籍和文章也认定萝卜不宜与人参同用的说法,此理几乎已成为共识。但也有人认为人参是大补元气的,补的是正气,萝卜破胃肠胀气,破的是邪气,此气非彼气。生萝卜和熟萝卜与人参同用效应不同,现代药理学研究生萝卜会影响人参的抗疲劳、耐缺氧作用,同时药理学研究也发现萝卜蒸熟后,对人参抗疲劳、耐缺氧的作用没有影响。清代的《本草通玄》中记载:“萝卜下气消食,和中化痰,服地黄、何首乌忌食萝卜”但目前未能阐释其中的道理。
萝卜有什么样的功效?
萝卜含芥子油、淀粉酶和粗纤维,具有促进消化,增强食欲,加快胃肠蠕动和止咳化痰的作用。中医认为萝卜味甘、辛,性偏凉,入肺、胃、大肠经,可清热生津、凉血止血、下气宽中、消食化滞、开胃健脾、顺气化痰;主要用于腹胀停食、腹痛、咳嗽、痰多等症。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
1.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萝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锌,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2.助消化
萝卜中的芥子油能促进胃肠蠕动,增加食欲,帮助消化。
3.帮助营养物质吸收
萝卜中的淀粉酶能分解食物中的淀粉、脂肪,使之得到充分的吸收。
4.辅助防癌抗癌
萝卜含有木质素,能提高巨噬细胞的活力,吞噬癌细胞,具有辅助防癌作用。
5.生津止渴
食用萝卜能够润喉去燥,使人清爽舒适。适宜口干、眼干、思虑过度、睡眠不足、讲话过多的人群。
6.化痰止咳
食用萝卜对咽喉部有良好的湿润和物理治疗作用,有利于局部炎症治愈,并能解除局部痒感,从而阻断咳嗽反射。
由此可见,白萝卜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而且在服中药期间也没有绝对禁食白萝卜的说法。但是,由于萝卜性偏寒凉,所以体质虚弱、脾胃虚寒、脾虚泄泻者宜熟食而不宜生食,也不宜一次吃的过多。
扫码关注服务号
预约挂号门诊缴费住院服务
供稿:陈小菊(内十三科)
喜欢,就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