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采样过程中,工作人员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9月17日,在贵阳贵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贵阳市疾控中心消杀科科长、副主任医师彭辉介绍,在核酸采样中,现场工作人员要做好自我防护,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进入核酸采样现场的工作人员均应正确穿戴好相应级别的个人防护装备。
2.合理安排在岗值守时间,避免疲劳。在岗期间严格规范穿戴防护用品。
3.工作人员应与被采样人员之间保持至少1米以上安全社交距离。
4.不要在采样现场用餐,避免频繁摘脱口罩,饮水后须及时做好手卫生,避免触摸口眼鼻等部位。就餐、如厕等活动后再次返回工作岗位时,应更换新的防护用品并规范穿戴。
5.口罩有破损或受污染等情况时,须及时更换。
6.工作人员在岗期间,随时使用免洗手消毒剂做好手卫生。
7.工作人员处理医疗废弃物时,须严格、规范穿戴二级防护用品(一次性医用帽、一次性橡胶手套、防护服、N95/KN95口罩、医用防护面屏或护目镜、鞋套等)。
8.现场辅助人员应避免进入核心采样区。
9.采样工作结束后,正确摘脱防护用品。
10.采样工作结束后,需密切关注自身是否存在发热、干咳、乏力、咳痰、咽痛、腹泻、嗅(味)觉异常、鼻塞、结膜炎、肌痛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如有异常应立即报告。
另外,关于需要穿防护服的场合。采样人员在不同的风险区域和不同的防控时期,所需的防护级别不同,一般情况下,在中、高风险区(即封控区、管控区)进行采样时,均应着二级防护。
而在低风险区(防范区)及常态化核酸采样时,一般情况下采取N95/KN95+一级防护+双层手套的做法即可,但可根据实际情况提升相应的防护级别。
来源:多彩贵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