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情 ‖ 妇幼健康我先行】疫情期间医务人员的心理干预
近期贵阳的新冠疫情来势汹涌,有些猝不及防。这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给民众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甚至恐慌情绪。持续存在的疫情,不仅威胁着民众的身体健康,也侵蚀着民众的心理健康。关于疫情的各种相关信息加剧了民众内心的恐慌,使大家惴惴不安。
疫情下医务人员的心理应激反应及心理调适方法
一、医务人员的应激反应
1.生理反应
投入到抗击疫情的工作人员持久工作会使体能下降、身心疲劳,出现头晕、头痛,呼吸困难,腹痛、腹胀等;因休息与睡眠不足而产生困倦、瞌睡;因紧张不安担心被感染而难以入眠或睡眠浅、早醒;因着防护服工作期间不能进水进食而口渴、饥饿;因长久戴口罩而造成面部压伤,因着防护服而发热、出汗等。
投入到抗击疫情的工作人员持久工作会使体能下降、身心疲劳,出现头晕、头痛,呼吸困难,腹痛、腹胀等
;
因休息与睡眠不足而产生困倦、瞌睡
;
因紧张不安担心被感染而难以入眠或睡眠浅、早醒
;
因着防护服工作期间不能进水进食而口渴、饥饿
;
因长久戴口罩而造成面部压伤,因着防护服而发热、出汗等。
2.心理行为反应
(1)认知。责任感和使命感意识突出,认为自己能够救治更多的患者而不愿意休息,总想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认为自己帮不了受感染的人,而怀疑自己的职业选择。认为自己作为医生、护士本可以做得更好、更多,而怀疑自己是否已经尽最大的努力工作,对无力救治与帮助的患者又会怀疑自己的水平与能力。
(2)情绪。紧张、焦虑,担心患者的疾病不能被治愈,担心自己被感染,担心家人挂念自己。过于为患者悲伤、忧郁、委屈、压抑,面对疫情的挫败感或无力感而自责、无助、内疚和羞耻。因心力交瘁、精疲力尽而感到生气、愤怒,感到不够安全。
(3)行为。与他人交流减少或不畅,情感反应变得迟钝或易激惹、冲动,久之对自己经历的疫情感到麻木与困惑。集中注意力和决策困难,缺乏耐心,与他人关系紧张。随着确诊病例的增加,救治的缓慢而对疫情防控失去信心,对他人失去信任感等。
二、对抗击疫情医务人员的心理调适
此次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广大医护人员勇敢逆行,不眠不休地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奋战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他们在自身直接面对危险的同时还要帮助他人,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随着疫情的升级,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不断加大,严峻的疫情、短缺的医用物资、不足的人手,以及患者和家属焦躁不安的情绪,都让医护人员经历着超高的身心负荷。这时,心理干预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
1.避免长时间工作,适当安排换班,脱离工作环境。
2.饮食清淡丰富,补充维生素保持自身的免疫力。
3.在休息时可以听一些轻音乐,做一些娱乐活动。
4.每天练习深呼吸5-10次,呼气要缓而慢,因地制宜地做一些体育活动,如伸展肢体、做徒手操、八段锦、太极拳等。
5.尽量保证有效的睡眠时间。
6.接受焦虑情绪,适度焦虑可以帮助提升应对能力并发挥潜能;允许自己的负面情绪适度宣泄,比如哭一场、与信任的朋友或同事倾诉、分享。
7.保持与家人的联系,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关心家人,感受和谐家庭氛围。
8.加强学习防护等相关专业知识,适度关注主流媒体对疫情的报道。
9.接受自身和医学技术的限制,尊重客观现实,与同事共同做事,相互鼓励。
10.积极地自我对话,肯定自己的付出、专业能力和自我价值,提高自我效能感。
心理热线电话:0851-85985253
面对一线医务工作者及广大妇女儿童
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心理科
心理科简介
服务内容
1、心身疾病:各种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心身功能障碍的诊治。包括妇女儿童常见的各种心因性疼(头)痛、过敏性疾病(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荨麻疹等)、功能性胃肠疾病、急慢性应激障碍、进食障碍、神经性皮炎、甲亢、过度换气综合征、心脏神经症等。
2、个体心理咨询:各种情绪障碍、睡眠障碍、情感问题、婚姻危机、性心理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学习工作压力、亲子关系不良、青春期心理问题、个人成长(择业)问题、危机干预等。
3、妇产科相关心理问题的咨询:产前产后情绪障碍,与妊娠、分娩、流产等相关的心理问题,妇科内分泌相关疾病(痛经、月经不调、闭经、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囊肿等),子宫卵巢切除综合征,手术前后情绪问题,乳腺相关(乳腺增生、纤维瘤、乳腺癌等)心理问题,不孕不育心理问题,青春期、更年期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4、团体心理干预: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家庭行为,学习适应等心理行为训练。
5、心理健康讲座,企业EAP(员工心理援助计划)等。
指导专家
姜文胜
贵阳市妇幼保健院贵阳市儿童医院心理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青春期心理行为学组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女心理保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EAP学院核心专家,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培训基地特约讲师,负责两门职业课程《儿童心理保健指导师》《孕产心理保健指导师》的全国培训。贵州省心理咨询协会理事,贵阳市心理学会秘书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从事心理咨询及治疗相关工作15年,同时作为团市委、志工委、贵阳市几大监狱、农场、工读学校、省(市)少管所、市(区)戒毒中心以及部分学校、社区、部队等特邀心理顾问。擅长于青少年心理问题咨询及婚恋情感(孕产心理)和心身疾病的诊治以及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团队辅导训练等。
贵阳市妇幼保健院贵阳市儿童医院
贵阳市妇幼健康教育管理中心
贵阳市优生优育指导中心
微信制作:瞿冠英
一审:曾力妮
二审:阮亚安
三审:王彦德
上一篇:核酸采样要记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