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团队搭档“达芬奇” 两个问题 “一网打尽”
因为月经期间的大量出血,39岁的成都女子梁红(化名)已出现中度贫血的状况。经检查,被确定为「子宫内膜癌前病变」,而子宫出现的问题又与其自身的「肥胖」有着关联。
日前,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多学科团队的联手之下,利用目前最先进的「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Xi系统」以微创的方式,一次性解决了子宫和肥胖的问题。
月经异常女子连续晕倒
月经量异常的问题,已经持续了两年多的时间。发展到近来,出血量更是越来越大,甚至已经因为出血太多晕了两回。见状不妙的梁红,才赶紧到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妇科就诊。
经过检查,梁红每次的出血量可达约1000ml,长此以往已经发展为中度贫血。而大量出血的原因,在于异常增厚的子宫内膜。后经进一步检查,已处于子宫内膜癌前病变。
田莉为患者看诊
手术切除病变的子宫,是防止病情恶化威胁生命的最有效方式。「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田莉」表示,虽然腹腔镜手术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而言,极大的改善了创面大、恢复慢的情况,但是它在妇科手术的应用中仍旧存在“短板”——腹腔镜器械无法转弯,限制了手术操作中的灵活度,对于一些解剖位置特殊的治疗而言,也不是最佳的选择。
针对梁红的病情,决定利用目前世界最先进的第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Xi系统,以微创的方式完成对子宫的切除。
田莉说,“机器人”的超长杆器械不仅解决了距离问题,更是保留了外科医生手部操作的灵活性,可以利用其540°的关节活动,改善过去面临的诸多局限。
与此同时,主刀医生通过控制台上的三维高清内窥镜带来的裸眼3D及10倍放大的视觉效果,可以轻松获取患者腹腔内三维立体的解剖构造,进而极大程度提升了手术的精准度。
一次手术解决两大病因
而这,只是梁红整个治疗计划的一个部分。除了要解决子宫癌变风险之外,还需要解决另一个相关联的危险致病因素——肥胖。身高1.6米的她,体重达216斤,BMI值更是高达42.3。
诸多研究表明,肥胖与子宫内膜癌癌前病变发病风险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BMI、腰围的增加,子宫内膜癌风险也会随之增加。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肥胖与代谢性疾病中心主任刘雁军」博士解释说,肥胖影响子宫内膜病变发病及病情进展的机制,主要是与雌激素的持续刺激有关。也就是说,梁红子宫的问题,与她自身的肥胖也是有着密切关联。
除此之外,跟她同时出现的高血压、重度脂肪肝、2型糖尿病等问题也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医生搭档“达芬奇”
为此,多学科团队制定了“一招制敌”的方案——利用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Xi系统同期完成子宫切除、袖状胃切除以及肠旷置三项治疗。这样一来,梁红仅需接受一次治疗,即可完成一系列的手术,避免了因多次手术带来的打击。
4月6日,妇产科、肥胖与代谢性疾病中心、麻醉科等团队联手,顺利完成了手术计划。经过康复,梁红将于本周出院。
下一篇: 齐心协力 共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