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可致癌!女子长期咳嗽不愈,竟是反流性食管炎在作祟!
李女士拥有许多人
梦寐以求的生活
颜值高,事业有成,家庭美满
然而,长期被慢性咳嗽困扰的她
服用了各种中西医药物
也不见好转
严重影响了她的日常生活,
苦不堪言!
近日,长期工作压力大的她,更因胃部不适,来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就诊。为她看诊的是主任医师曹绍岐。李女士在阐述病情的时候,无意间说起自己长期慢性咳嗽,反复治疗,效果不好。
曹绍岐认为,反复治疗咳嗽症状难以好转,可能不仅仅是咽部局部或气道原因,也可能是反流性食管炎引起的食管外症状,建议患者做个胃镜检查和24小时食道胃酸PH监测,但患者说自己从来没有反酸、烧心的返流症状,加上对胃镜的恐惧,不太愿意做胃镜。
由于该病极有可能单独出现某种症状,也极易被忽略,于是曹绍岐耐心地反复劝说,李女士终于同意检查。通过做无痛胃镜,显示慢性浅表性胃炎,食道未见异常。24小时食道胃酸PH监测显示弱酸反流,与咳嗽明显相关。予以正规胃食管反流病治疗,服药一周后,患者就明显缓解,4周后咳嗽完全消失。
患者终于从慢性咳嗽症状中解脱了。李女士的症状是典型的反流性食管炎的食管外症状。目前24小时食管胃酸PH监测是反流性食管炎的金标准。
那么,什么是反流性食管炎?它到底有哪些危害?如何预防和检查呢?
一、什么是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RE)是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食管炎症性病变,内镜下表现为食管黏膜的破损,即食管糜烂和(或)食管溃疡,是我国高发疾病之一,俗称“烧心病”。
因为,正常情况下胃酸只存在于胃中,当反流入食管时灼烧或刺激食管而产生“烧心感”。常常发生于饭后,因为食管括约肌张力减弱或胃内压力高于食管而引起。胃内容物长期反复刺激食管黏膜,尤其是食臂下段黏膜而引起炎症,本病经常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或食道裂孔疝等病并存,但也可单独存在。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人群,成人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中老年人、肥胖、吸烟、饮酒及精神压力大是反流性食管炎的高发人群。
二、反流性食管炎的危害
由于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粘膜的炎症、糜烂、溃疡和纤维化等病变,除可致食管狭窄、出血、溃疡等并发症外,反流的胃液尚可侵蚀咽部、声带和气管而引起慢性咽炎、慢性声带炎和气管炎。
胃液反流和吸入呼吸道还可导致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
近年来的研究已表明反流性食管炎与部分反复发作的哮喘、咳嗽、夜间呼吸暂停、心绞痛样胸痛都有关。
此外,巴瑞特食管、贲门失弛缓症被认为是癌前病变;长期反流得不到治疗,会使食管黏膜发生异型增生,进而癌变。
因此,反流性食管炎的危害是很大的,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断并治疗。
三、反流性食管炎的四大典型症状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表现有胃食管反流的典型症状,但也可无任何反流症状,仅表现为上腹疼痛、不适等消化不良的表现。严重的食管炎患者临床表现并不一定很严重。
除此之外,有很多病人可以出现消化道外症状,或仅表现为消化道外症状,如咳嗽、哮喘、咽部不适。
该疾病可以出现较多并发症,其中上消化道出血、食管狭窄、Barrett食管是常见局部并发症;
食管外并发症包括慢性喉炎、慢性咳嗽、哮喘、牙侵蚀症等。
四、症状狡猾隐匿,最易被误诊
其实,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并非无迹可寻,因食管不能耐受胃酸,一旦胃酸反流,盐酸和胃蛋白酶进入食管,将其粘膜腐蚀,随后患者开始出现反酸、烧心的症状。
反流和烧心是反流性食管炎最主要的症状,80-90%的患者都会出现。部分些患者仅表现为上腹饱胀、腹部不适,还有少部分患者表现为食管外症状,如咳嗽、咽干、咽堵塞感、哮喘、慢性咳嗽、鼻咽腔症状等。
正因为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多样,容易迷惑患者,让他们自认为是冠心病、呼吸科疾病、咽喉炎,首诊于其他科室而不是消化科。
五、如何通过检查发现这种疾病?
反流性食管炎的金标准
24小时食管胃酸PH监测
这种检查其实很简单,就是把一根细细的电极导管插入食道内,记录24小时内食道内PH值变化,来评估食道是否有酸反流,同时可以评估酸反流与症状之间是否有关系。
如何让准备:
1.插管前患者禁食禁饮4-6h;
2.检查期间是否服药PPI:
1)如果患者之前通过内镜或者食道pH监测已确诊GERD,现对PPI治疗反应不佳者,不需要停PPI,以便进行疗效评估和症状相关性分析。
2)如果不清楚患者的症状是否由GERD引起,需要停用PPI进行检查。
3.如需停药检查,PPI需停用7天,组胺H2受体拮抗剂需停用3天,抗酸药检查期间停止服用;
4.告知患者检查的意义及注意事项,签署知情同意书。
适应症:
1.内镜检查无食管炎,但是有典型的反酸、烧心症状者
2.非典型症状(慢性咳嗽、声音嘶哑、非心源性胸痛、慢性咽炎、哮喘等)患者
3.抗反流手术前、后评估
4.食管pH监测
禁忌症:
1.鼻咽部或上食道被确诊(或怀疑)有梗阻者
2.根据胃镜检查、临床影像学或者其他检查,3.证实(或怀疑)患有食管静脉曲张者
4.严重食管炎患者
5.心脏疾病未稳定者
6.体内有心脏起搏器或者其他医学设备者
7.对高分子材料有过敏史的患者
审核|李丙生王运广
文|曹绍岐郑海燕
图|郑海燕创客贴
编辑|郑海燕综合整理
版权声明:创客贴图片已获授权。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平台联系删除。
点击下方图片
获取更多相关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