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学习强国】四川江油:门诊大厅里的“红马甲”
编者按:为群众办实事,为百姓解难题。门诊大厅是患者就医的第一站,也是疫情防控的重要阵地,如何有效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分流人群?如何让患者快速就医?今年3月起,我院行管党组织成立了一支“红马甲”志愿服务队,用“微笑服务”对待每一位患者,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温暖。近日,学习强国对此进行了报道,请点击下方链接查看原文。
👉【温暖】四川江油:门诊大厅里的“红马甲”
“阿姨,请规范戴好口罩哈!”“请大家有序排队,保持一米安全距离,避免交叉感染。”走进江油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大厅,一群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格外显眼,他们忙碌地穿梭在人群中,俨然成为了医院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为进一步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有效分流人群,医院行管党组织于2022年3月组建了这支“红马甲”队伍,各职能科室的党员、干部、职工踊跃报名,纷纷穿上“红马甲”,化身为一名防疫志愿者,每天轮流到门诊大厅进行志愿服务,用微笑服务对待每一位来院就诊的患者,耐心地为患者进行分诊导诊、答疑解惑。
“八十多岁的老妈不见了”
“您好!我八十多岁的老妈不见了!你们可以帮我找一下吗?”
正在轮值的“红马甲”志愿者谢亚岚接到刘先生焦急的求助。原来,刘先生带着摔了跤的母亲来医院就诊,等他挂完号准备去诊室时,却发现在一旁等候的母亲已不知去向,这可把他着急坏了。
“她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在哪里等你的?”谢亚岚一边安抚刘先生,一边帮他在大厅每一处寻找,最终在监控录像的帮助下找到了刘先生的母亲。“谢谢!太感谢你了!刚刚真的是吓死我了!”刘先生向谢亚岚竖起大拇指。
“没有你的帮助,我这一趟就白跑了”
一大早,正在轮值的“红马甲”志愿者柏袭桐看见一位大爷站在挂号窗口前久久未离开,她主动上前询问后得知,原来这位大爷有听力障碍,他想挂内分泌科副主任陈奕君的专科门诊号,可是当天陈主任下午才上门诊,挂号员和他解释了许多遍,可能是大厅太嘈杂,大爷听不清楚,无助地站在窗口。
柏袭桐将大爷带到一边,耐心地和他交流,当她得知大爷是专程从绵阳赶来时,柏袭桐立即帮他与科室联系协调。最终,接到电话的陈奕君副主任在完成晨交班工作后,专程前往门诊为大爷进行诊治。
“谢谢这位穿‘红马甲’的老师,没有你的帮助我这一趟就白跑了!”
“有你帮忙抱宝宝,我特别放心”
这天上午,刘女士带着四个月的宝宝来到我院,就诊途中她想上洗手间,孩子一时无人照看,无奈又焦急的刘女士找到了正在轮值的“红马甲”志愿者张嘉寻求帮助。
张嘉想都没想,一口便答应了下来,当起了孩子的“临时妈妈”。看着宝宝在自己怀里不安地“哼哼”,张嘉一边温柔地拍着,一边轻声安抚:“宝宝乖,你的妈妈去上洗手间了,阿姨抱你在这里等妈妈!”
“太感谢你了!请你帮忙抱宝宝我特别放心,因为你穿着‘红马甲’,你们就是我们的依靠!”刘女士深有感触地说。
截至目前,“红马甲”行动已经持续开展了3个月,共计100余名医院职能科室职工主动参与到志愿服务工作中,服务时数超过1080个小时,已经成为医院提升门诊服务效能的一面旗帜。
“红马甲”们表示:“医院一直倡导‘行管服务于临床、临床服务于患者’‘红马甲’志愿服务活动就是最生动、最有效的实践载体。”“以前天天坐在办公室里工作,很多患者和临床的需求不能直观地感受,在参加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我们主动发现了许多管理和服务流程中的问题,很多问题在一线得到了解决,我们的工作能力也在一线得到了提升。”
下一步,这些“红马甲”们将继续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致力于医院门诊服务流程持续优化和患者就医体验的改善,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红”成为医院最温暖的底色。
来源:学习强国
校对:李晓炜
精彩回顾
“愿检尽检”核酸采集点搬家啦!
我院午间门诊正式开诊啦
缴费不再排队!医保卡自助结算开通啦!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