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拆弹部队”一个月挽救了5个人的生命
“刘主任,感谢你们团队,把我从鬼门关拉回来。”2月18日,竹溪主动脉夹层患者方先生出院前,不住地向国药东风总医院心胸·大血管外科主任刘伟致谢。
他是心胸·大血管外科团队正月里成功救治的4名主动脉夹层患者之一。整个正月,心胸·大血管外科接连救治了2名Ⅰ型主动脉夹层患者、3名III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其中4名患者都已治愈出院,最远的患者来自枣阳。
大年初七(1月31日)早晨的那一幕,49岁的方先生至今还心有余悸。大清早起来吃完早饭,他的胸背部突然像被撕开一样,剧烈的疼痛让他捂紧胸口、喘不过气。家人连忙把他送到当地医院,医生初步检查诊断为Ⅰ型主动脉夹层,建议他赶紧转诊上级医院。
病情紧急,时间宝贵,家属连忙联系上在国药东风总医院上班的亲戚,请求转院到心胸·大血管外科。“轮休的同事赶快来科室,上班的同事请协调相关科室做好手术准备,我们有一个主动脉夹层患者要从县里转过来。”接到当地医院的转诊请求后,刘伟第一时间在科室群里做出安排。
当日12点40分,办理好住院的方先生被送进ICU,心胸·大血管外科一边完善各项检查,一边联系相关科室做好急诊手术准备。检查结果显示主动脉根部环形破口,夹层一直撕到左侧髂动脉,合并急性左心衰、双侧胸腔积液,心包填塞,低氧血症......
“患者长期有高血压,未规律药物治疗,平时血压很高,继发主动脉夹层,死亡风险高,手术风险很大。”刘伟说,考虑到患者很年轻,家属手术意愿很强烈,心胸·大血管外科团队快速反应,迅速做出了手术安排。
在全院专家会诊排除新冠后,下午3点,方先生被送进手术室,麻醉科和手术室已经做好了麻醉准备。由于患者比较胖,病情复杂,手术操作难度较高。麻醉、呼吸支持、体外循环支持、人工血管置换、停循环......在经过了8个小时紧张有序的手术后,次日凌晨2点钟,刘伟、陈浩、张光清、曹先招等组成的手术团队才从手术室走出来。
术后,在预防感染、营养与呼吸机支持、营养心肌等治疗手段支持下,方先生病情逐渐好转,并于2月18日病愈出院。
而在方先生术后住院康复期间,心胸·大血管外科又开展了一台主动脉夹层手术。47岁的房县市民姜先生,2月8日出现胸背撕裂性剧烈疼痛,当天来到当地医院就诊,确诊为I型主动脉夹层,经多方打听后,决定转入国药东风总医院治疗。
2月9日凌晨,心胸·大血管外科医生随120救护车,将姜先生从房县接到医院,回到医院已经凌晨3点半。为了尽快给患者做检查、讨论手术方案、做好术前准备,刘伟、王宏宇、张光清等一直在科室等待。
排除新冠、做完主动脉CTA检查后,姜先生的病情逐渐明晰。Ⅰ型主动脉夹层,合并6CM升主动脉瘤,心包填塞,血压持续下降,频发室性早搏......他的病情,比方先生还要凶险!
经过紧张的术前准备,7点左右患者推入手术室准备手术,麻醉、气管插管、心包穿刺减压、建立体外循环、升主动脉替换、体外循环停机、止血、缝合伤口,手术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下午4点,手术顺利结束,患者安全返回ICU病房。
“我们都捏了一把汗,整个手术耗时长、难度大,一下台大家体力都要透支了,在办公室休息了好一阵儿才缓过劲儿来。”张光清医生说。
刘伟介绍,从年前爆发新冠病毒疫情以来,心胸·大血管外科就响应医院号召,全员取消休假。过年期间,科室还有20多名患者,目前住院患者仍有10名,先后开展了2例I型主动脉夹层手术,3例微创胸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主动脉夹层是很危险的急性病,如果患者主动脉夹层完全撕裂,将会因大规模失血导致循环衰竭而死亡。给患者采取紧急手术治疗,就像是拆除人体内的‘炸弹’。”
在保证科室正常运转的同时,全科医护人员一刻也不敢懈怠,随时准备奔赴战“疫”一线。科室副主任陈浩作为ECMO团队的一员,和曹先招、周隆书2位医生,支援新冠肺炎重症隔离病区,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救治提供强大的团队支撑,郑建设医生支援呼吸内科病房,全科上下齐心协力,为夺取疫情阻击战最后胜利做出最大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