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悬一线!颈部长个包竟是枚“炸弹”,广医二院血管外科紧急“拆弹”
一天下午
广医二院血管外科
副主任张智辉教授
像平常一样在病房查看病人
突然电话接到一个急会诊:
一个颈部长包块的病人
呼吸困难加重
考虑颈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压迫气管!
家住韶关市新丰县的潘伯(化名)今年70岁,日前突然发现右颈部出现肿胀和疼痛,手一摸里面还有一鸡蛋大小包块,还出现了低热!在自行服用止痛药后症状未见明显好转的情况下,潘伯到当地医院就诊,只见颈部彩超提示:右侧颈总动脉与颈静脉之间混合回声包块,考虑为颈部疖,医生予消炎、止痛治疗,但情况仍然未见好转。
于是心急如焚的潘伯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了广医二院急诊就诊,随后转入骨科治疗。此时潘博的症状已经加重,出现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经过耳鼻喉科和血管外科的会诊和颈部磁共振检查,医生考虑潘伯颈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合并感染。
假性动脉瘤位置凶险
潘伯被转入ICU
“患者假性动脉瘤位于颈内、颈外动脉交叉处,位置高,周围神经、静脉毗邻,解剖复杂,血管阻断过程中可能出现脑梗,进而引发偏瘫、失语等可能,处理极其棘手。”张智辉教授带领团队开始后积极为潘伯制定治疗方案,“手术指征明确,但直接开刀行假性动脉瘤切除后血管修补,出血不可控且修补难度大;直接行腔内隔绝治疗,感染物未去除,后续感染加重风险大。”
考虑患者病情复杂,且血肿压迫气管,影响呼吸,张智辉教授经过慎重考虑后建议把病人先转ICU,必要时气管插管,同时报医务科行全院会诊,讨论合适、周全的治疗方案。
多学科会诊
紧急开展血管外科杂交手术
转入ICU后,医院紧急请耳鼻喉、神经外科、麻醉科、放射科、血管外科等多个科室全院会诊,经过多个科主任的激烈讨论后决定:决定采用复合手术的方法,处理动脉瘤。
在血管外科科主任林少芒组织下,副主任张智辉、萧剑彬及科室其它人员对手术方案进行了反复讨论,并针对术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了预备方案。讨论后决定,先对假性动脉瘤颈外动脉进行栓塞,减少术中切开后的出血,然后行颈动脉覆膜支架植入隔绝颈动脉破口,再行颈动脉假性动脉瘤切除,并对出血部位进行确切止血。
方案确定后,林少芒、张智辉、萧剑彬三位主任带领血管外科团队对患者进行了紧急手术。
先栓塞再支架植入
“拆弹”手术顺利完成
术前颈部搏动性肿块
术前CT,颈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压迫气管
术中造影
术中弹簧圈栓塞颈外动脉
栓塞颈外动脉后造影
栓塞颈外及甲状腺上动脉后造影
颈总动脉延续颈内动脉置入2枚覆膜支架后,
动脉瘤“消失”
此时,这个“炸弹”终于按下了暂停键,但假性动脉瘤并没有切除。接着,血管外科专家团队开始直面这个差点完全引爆的动脉瘤!肿物上方切开后见一囊性感染性肿物,肿物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经过一点一点地小心剥离,最终将该肿物完整切除。
切除的肿物
为了进一步确切止血,术中将颈总、颈内、颈外动脉分别分离并予血管吊带予以悬吊,颈总动脉破口已经被覆膜支架修复,但血管与支架之间周围仍有渗血,遂将颈外动脉予以结扎,支架分别与颈内动脉、颈总动脉缝合固定,创面无活动性渗血。此时,经过几小时的奋战,这枚炸弹,终于在有惊无险中被拆除。
术中通过颈动脉破口可见裸露的覆膜支架
“谢谢你们用精湛的技术
将我从死门关拉回!”
术后第2天拔除气管插管,第4天转回普通病房——潘伯神清,对答切题,无偏瘫、失语等脑梗情况发生,生命体征平稳,未诉呼吸困难等不适,无发热,感染指标也逐步恢复正常,恢复良好!出院前,潘伯及其家属特意对血管外科团队表示了衷心的感谢:谢谢你们用精湛的技术将我从死门关拉回!
术后复查CTA
患者顺利出院后,在家中
张智辉教授表示,颈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合并感染临床不多见,但风险高、手术难度大。选用复合手术的方案,有赖于血管外科腔内及开放手术技巧的娴熟掌握,方能取得手术成功。患者康复出院后,还要加强随访和药物治疗,保障长期健康。
科普时间
动脉瘤也分真性动脉瘤及假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是指动脉壁创伤以及感染等原因导致的血管局部破口、血液溢至血管外被周围组织纤维包裹形成的局限性搏动性瘤腔,具体来说:假性动脉瘤往往表现为与动脉管腔持续相通的血肿。
假性动脉瘤示意图
真性动脉瘤是指血管呈节段性的全层扩张,且扩张后的直径较相应正常的直径至少大50%。一般扩张的部位是哪根动脉就称为什么动脉瘤,扩张的部位在颈部为颈动脉瘤;扩张的部位在腹部,就称为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术前
术后
所以当身体任何一个部位发现包块时,及时来医院就诊,切忌盲目行按摩、针灸等治疗,当发现身体潜在的“炸弹”动脉瘤时,及时来血管外科就诊。
专家介绍
林少芒
血管外科主任,外科学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际静脉联盟(IUP)中国静脉学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委员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主动脉瘤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内著名血管外科专家,从事血管外科及普通外科临床工作30余年。擅长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各种血管瘤、脉管炎、静脉血栓、静脉曲张、下肢溃疡、血管畸形等动静脉疾病的诊治。在省内率先开展微创血管外科技术和血管杂交手术。
专家门诊时间:星期三下午,星期五下午
张智辉
医学博士毕业,外科学教授,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中国静脉学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分会透析通路委员会委员,中国医促会血管外科分会血透通路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常委,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血管病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围手术期分会委员。
临床上擅长血管外科疾病的手术与腔内微创治疗。特长为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的腔内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静脉疾病的诊治,人工血管建立血透通路,采用开放手术、腔内介入技术及杂交手术方法处理血管疾病及相关并发症。
专家门诊时间:星期一下午,星期三上午
萧剑彬
番禺院区血管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血管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静脉性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从事血管外科的临床工作与基础研究,主持及参与多项血管外科课题,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对高难度下肢动脉闭塞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经验,经常应邀到粤东、粤西、广西等多地市级医院会诊帮扶开展外周血管介入手术,年主刀各类外周血管介入手术1000余例。擅长血管外科疾病腔内微创治疗(腔内介入治疗),包括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糖尿病足、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脉管炎、血管瘤等。
专家门诊时间:星期一上午、星期二上午(昌岗院区),星期四上午(番禺院区)
来源|血管外科
编辑|广医二院全媒体工作室
昌岗院区(本部):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东路250号
番禺院区:广州市番禺区亚运南路63号
西院区:广州市海珠区工业大道中广纸路21号
医院网址:www.gye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