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卫生健康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南医五院榜上有名
喜讯!
近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办公室关于确定2022年度卫生健康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的通知》,南医五院急诊医学科康新主任申报的“骨髓腔内输液(IO)在院前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推广与应用”项目顺利立项!
康新作为急诊医学科学科带头人,将带领团队不断提高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水平,为医院“急重症一体化”急救网络的打造提供有力的保障,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优质的医疗服务。
骨髓腔输液技术的开展是南医五院急危重患者抢救领域突破性的尝试,为急危重患者急救时输液通道的建立开拓了新的途径。
在传统的治疗方法里,患者由于各种不可控的原因,很难穿刺成功,而建立中心静脉输液通道需有经验的医师操作,时间要5-10分钟。因而,对于部分危重患者,有时候“生命线”还没建立起来,患者已经去世了。
但一般骨髓腔内建立输液通道的时间在10秒-30秒之间,通过此通道给药可使液体和药物在几秒到几十秒钟内到达心脏,在短时间内为患者搭起“生命的桥梁”。
骨髓腔内输液(Intraosseous,IO)是一种快速的、有效的循环重建方法。数以千计的小静脉将骨髓腔和中心静脉循环连通起来,利用骨骺的骨髓腔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吻合系统,将药物和液体经骨髓腔输入血液循环。该技术在美国心脏学会、欧洲复苏委员会及国际复苏联合委员会指南中均有推荐,安全性能高,目前无不良反应的报道。
急诊医学科简介
1985年由原来“急诊室”升级为“急诊医学科”,现已成为广州北部地区功能设置齐全、服务体量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急诊急救中心之一。目前建有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是国际SOS航空救护合作医院核心科室、中国医学救援协会海洋动物致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医教研基地和心肺复苏研究所所长单位、广州北部创伤救治专科联盟理事长单位核心科室、中国南方急性创伤和中毒联盟会员单位、广州“120”急救医疗网络网顶科室、广东省蛇伤救治网点基地以及动物致伤诊疗国家规范的起草单位之一。
“全天候”24小时运行,能够全面开展成人急危重症的各项诊治工作,包括心跳呼吸骤停、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律失常、高血压急症与危象、急性心衰、急性呼衰、急性肾衰、重症哮喘、内分泌各种危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肾上腺危象等)、急性中毒、呼吸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胃肠炎、高热、惊厥、昏迷等急症、脑中风、癫痫持续状态、中暑、电击伤、淹溺、急性多脏器官能障碍综合征、各型休克、水电质酸碱紊乱、慢性病急性发作需要急诊处理者、脓毒症、创伤、创伤致命性并发症(气道梗阻、血气胸、创伤失血性休克等)、急腹症、蛇犬等咬伤、突发群体公共卫生事件等。设有胸痛、卒中、创伤、消化道出血等专门救治单元,为重危患者开启“绿色生命通道”。可在急诊迅速进行血糖、血酮、D-二聚体、心肌梗死三项及血气分析等即时检测(POCT)项目,10分钟左右出结果。专科为各种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快捷、高效,安全的急救医疗服务。
现有医护人员80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管护师12人,硕士7人、博士1人、硕士生导师1人、博士生导师1人。
拥有高端救护车(含负压救护车)6辆以及中高档呼吸机、心电监护仪、转运呼吸机、自动心肺复苏仪、除颤仪、血气分析仪、免疫荧光检测仪(心肌标志物、脑钠肽等)、可视喉镜、微量泵、输液泵等急诊急救先进设备。
专家简介
康新
南医五院急诊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学科带头人,医学博士,美国西北大学访问学者、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擅长:诊治各类腹痛、急性胰腺炎、阑尾炎、肠梗阻、结石性胆囊炎及腹部外伤、脓毒症、重症感染、各类休克、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褥疮、糖尿病足、烧烫伤等难愈性创面及犬、蛇咬伤等动物致伤。开设有腹痛专家门诊(每周三上午)。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技厅等多项课题。主编或参编专著15部,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20余篇,获批国家专利3项。执笔撰写或参与制定国家规范、行业团体标准及专家共识30余部。曾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北京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大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代表性奖励,培养研究生12名。
现任国际实验显微外科学会(ISEM)理事、中国医学救援协会海洋动物致伤专业委员会创始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外科医师分会创伤后特殊感染与咬蜇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外科专业委员会青委、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精准与数字医学分会创伤修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愈合再生医学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疗安全协会急诊医学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州医学会卫生应急与灾难医学分会常务委员、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医师协会转化医学分会委员、美国器官移植协会(AST)成员、《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中国医药》等杂志编委及审稿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