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人民医院开展首例机器人输尿管狭窄切除并吻合手术
2022年8月24日上午,江西省人民医院(南昌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朱遵伟团队成功完成了医院首例机器人辅助下经腹腔输尿管狭窄切除加输尿管吻合手术。
患者是一位中年女性,因反复发热伴腰痛,于当地医院行CT检查示“左侧输尿管中段梗阻并左肾积水”,因治疗效果不佳,慕名来江西省人民医院找到朱遵伟主任医师。入院后朱遵伟团队急诊实施左肾造瘘引流并予以积极抗感染治疗。感染基本控制后完善上尿路造影检查,明确诊断为左侧输尿管中段狭窄,狭窄段长约2cm。为进一步解除输尿管狭窄导致的梗阻,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该侧肾脏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团队果断制定输尿管修复重建手术方案。经过充分术前讨论及准备后,最终选择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输尿管狭窄切除并输尿管端端吻合术。术中仅用3个机械臂操作,运用机器人超清视野,顺利在黏连致密的输尿管狭窄段周围精准分离;借助720°操作臂的超灵活吻合技巧的优势,娴熟完成输尿管狭窄段切除、扩张输尿管成形以及输尿管端端吻合操作。术时2小时左右。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次日即下床自由活动。
输尿管狭窄是临床常见的泌尿系统梗阻性疾病。导致输尿管狭窄的原因很多,有医源性和先天性因素。随着医疗新技术的不断开展,临床上治疗输尿管狭窄的手术方式早已朝着微创技术方向发展。相比传统手术而言,微创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天数少等优势,逐渐成为外科治疗的首选,尤其是腹腔镜和机器人辅助下的腹腔镜技术备受青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输尿管狭窄的治疗方案需要综合评估多种因素,选择适合患者的最佳方式才是治疗的关键。
朱遵伟介绍,术前检查和评估可见该患者输尿管中下段梗阻程度较重,且合并重症感染,结合既往有该侧输尿管腔内碎石手术,导致狭窄段部位特殊,狭窄段长,且周围粘连致密,紧贴髂血管,明显加大了手术的局部精准分离和重建难度。术中所见的实际情况与术前判断的完全一致,近端输尿管呈巨型扩张,输尿管狭窄段长约2cm,与周围腹膜、肠管以及髂血管等关系紧密,常规腹腔镜操作稍有不甚极有可能出现副损伤等风险,重建的时候缝合也很不顺手,效率低下。朱遵伟团队凭借多年尿路修复重建的经验,依托2021年浙江大学“西部之光”访学所学,选择机器人辅助技术顺利完成此项手术,术中解剖清晰,分离时无血管、肠管等副损伤,缝合过程轻巧省力,充分突显机器人辅助技术的优势。目前患者腹壁仅有4个小“洞”,真正意义上达到了微创、精准和术后快速恢复的效果。
自达芬奇机器人落户于江西省人民医院以来,朱遵伟团队率先并常规开展经腹膜外途径机器人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手术,术后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更快,尿控都很满意,快速康复理念得到充分体现,患者就医体验感非常好。尿路修复重建技术较其他常规有创性手术难度更大,作为省内尿路修复重建亚专业的实践者和经验丰富者,首次在江西省人民医院开展机器人辅助尿路修复重建技术,不仅是机器人辅助技术的院内创新拓展应用,也表明团队在尿路修复重建技术领域更上一层楼,将为此类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
专家简介
朱遵伟,博士在读。江西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南昌大学硕士生导师、江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2021年中组部“西部之光”访问学者(浙江大学,机器人技术方向)。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近20篇,目前承担江西省科技厅重大研发项目1项、江西省卫生厅课题2项及江西省教育厅1项。
主要研究方向: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尿路修复与重建及泌尿生殖系肿瘤(前列腺癌、肾盂癌、膀胱癌)的微创治疗,尿路结石的微创综合治疗。
学术任职:
江西省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委员
江西省抗癌协会第二届泌尿系生殖系肿瘤专委会委员
江西省保健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常委
江西省医学会第一、二届男科学分会委员
德国北威州Lippe医院泌尿外科访问学者
江西省医学会第五届医学鉴定专家库成员
江西省科技奖励评审专家
专家门诊:
红谷滩院区门诊二楼每周四上午专家门诊
爱国路院区门诊四楼每周五全天专家门诊
联系电话:13979127287(微信同号)
文图丨泌尿外科徐烈雨付冬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