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科普】国际脊髓损伤关注日|一起来了解脊髓损伤康复的那些事儿
关
注
健
康
国际脊髓损伤
关注日
2022.9.5
脊髓损伤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损害,造成损伤水平以下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近年来,脊髓损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多发生在20-40岁中青年男性。
脊髓损伤的康复强调“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以患者的功能康复上、生活质量上的需求为中心,使其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脊髓损伤康复主要诊疗方案有以下几种:
一、急性期治疗
急性期一般指脊髓损伤后的8周内,患者多处于卧床期。治疗包括:
①良肢位训练,预防褥疮;
②加强呼吸训练及排痰训练,预防肺部感染;
③关节保护和训练,防止挛缩,维持残存肌力。
④膀胱和直肠的管理。每日进水量达到2500-3000ml,并记录出入水量,保证每日尿量在1500-1800ml。留置导尿管时应注意定时夹放,保证膀胱储尿在300-400毫升,以利于自主收缩功能的恢复。
⑤传统康复治疗:针对脊髓损伤早期患者,可以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通过采用传统中医康复手段,如针灸、推拿、中药等措施,为尽早过渡到恢复期做准备。
二、恢复期主要康复措施
(1)直立适应性训练:约需1周时间,适应时间长短与损伤平面相关。
(2)肌力训练和关节的牵张。
🔺牵张内收肌,防止因其痉挛导致的会阴部清洁困难
🔺牵拉跟腱,防止其挛缩,以进行步行训练
(3)坐位和平衡训练:正确的独立坐是进行转移、轮椅和步行训练的前提。
(4)转移训练:转移是脊髓损伤患者必须掌握的技能,包括床-椅、轮椅与坐便器等转移。
🔺床-椅转移
(5)步态训练和轮椅训练
(6)神经源性膀胱治疗:采用膀胱容量与压力测定,以了解膀胱功能状态,判断膀胱是否安全和测定膀胱的安全容量。要严格控制液体摄入量,一般控制在2000ml以内,以防膀胱过度充盈。在每次导尿前,配合各种辅助方法进行膀胱训练,以期出现自发性排尿反射。导尿次数根据自行排尿、残余尿的量而定,一般每隔4~6小时1次,每日不宜超过6次。
(7)经颅磁刺激(TMS)应用:TMS为一种新型的康复治疗技术,可有效改善脊髓损伤后运动障碍、神经病理性疼痛、二便障碍和心理障碍等。
(8)针对脊髓损伤后难点的中医特色疗法:
①“针刺任督二脉经穴治疗尿潴留”、“膀胱括约肌控制训练”等基本康复方法的同时,针刺气海、关元、次髎穴等,调节任督冲三脉经气,从而调节膀胱气化功能。
②脊髓损伤后泌尿系感染: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应用清热解毒利湿中药注射液,其现代药理有抗炎作用。配合口服扶正祛邪之中药汤剂或制剂,可以有效控制慢性感染急性发作的频率、严重程度,提高免疫力。
(9)其他:肉毒素注射治疗技术应用等。
科室简介
神经康复四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科室编制床位45张,主要收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颅脑损伤、帕金森病、周围神经病变、脑炎等神经系统疾病存在功能障碍的患者。
科室以患者为中心,以现代康复理念为指导,综合采用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训练、吞咽训练、认知训练等现代康复手段,以及结合药物康复、传统中医药、针灸、推拿、导引等康复项目,总结出一系列中西医结合特色疗法,积极开展带针下认知及言语功能训练治疗中风后认知及言语功能障碍、吞咽导引操结合传统针灸治疗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膀胱压力及容量评估结合针刺任督二脉经穴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等项目,临床疗效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科室多年来积极参与国家级、省级、校管等多项课题研究,同时承担福建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等的临床教学工作及各地市康复培训任务,在科研与教学方面具有专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带教经验。科室团队成员具有专业的临床康复治疗经验,先后与中国康复中心、香港理工大学等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定期进行学术交流与教学培训。
科室地址: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
3号楼5层神经康复四科
联系电话:
0591-88529075
供稿:神经康复四科苏清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