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不出户!远程程控平台为帕金森术后患者提供便利
神经外科李俊驹主任为帕金森病DBS术后患者程控
来自东方市的刘女士患帕金森病10年有余,长期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药物治疗。近两年来,刘女士的帕金森症状快速进展,在药效过后,肢体震颤导致生活无法自理。经神经内科团队评估后,8月4日,刘女士在我院顺利接受了脑起搏器手术(DBS)。
据神经外科李俊驹主任医师介绍,脑深部电刺激术后,患者当天植入的脉冲发生器处于关机状态。一般而言,开机最佳时期为术后3-4周,在微毁损效应消退、电极阻抗相对稳定、患者的一般情况较好时开机。
因疫情影响,海南多个市县施行防疫封控管理。眼看刘女士预约的开机时间马上就要到了,但东方市仍处于静态管理状态,刘女士不能返院。严重的帕金森病让她身体僵硬、四肢抖动,无法站立。为此,神经外科李俊驹主任建议,远程程控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及时开机能够早点缓解患者的僵硬及震颤、减少痛苦。
8月31日,我院帕金森病诊疗中心团队通过DBS的远程调控系统耐心询问不同参数情况下患者的感受,确定每侧脑的最佳触点及刺激参数。经过两个多小时,李俊驹主任最终确认患者首次开机的参数,开机效果立竿见影。
远程调控开机参数
参数刺激前,在没有服药的状态下进行开机测试,刘女士双上肢及右下肢明显抖动,站立时仍有明显的抖动。开机刺激后,刘女士的震颤已经明显改善,达到术前治疗预期。李俊驹主任嘱咐她开机后除了药物治疗,还需要配合一定量的康复训练。
在疫情严控时期,患者无法及时返院,帕金森病患者还需忍耐路途上帕金森症状波动的困扰,远程程控技术对帕金森病术后患者而言安全、高效、经济。
海南省人民医院帕金森病诊疗中心
海南省人民医院远程程控平台为DBS术后患者提供了高质量便利的医疗服务,通过网络,足不出户就能完成。医患携手共同抗疫抗帕!
专家简介
李俊驹,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20余年,熟练掌握神经外科各种手术技术:各种颅内肿瘤切除术,颅脑损伤,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及三叉神经痛(全省手术量最多)。顽固性癫痫的手术治疗。
率先用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进行帕金森氏病脑深部电刺激手术(该领域目前国际上最先进术式)。
李庆志,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海南省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委员,海南省抗癫痫协会理事。
擅长颅内肿瘤,椎管内肿瘤、脑积水的诊断与显微手术治疗。脑出血、脑外伤的显微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癫痫、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的手术治疗与神经调控。
撰文:神经外科李庆志
责编:吴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