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骨论筋】我就扭一下,怎么就要打石膏?
【开栏语】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科室专业特色鲜明,继承传统中医骨伤科的精髓、结合现代医学最新成就,倡导精准化、微创化、个体化治疗的现代医学理念,中西并重,全方位、一站式解决骨科疑难重症。将定期为您推送骨伤相关的中西医结合各类健康科普知识,希望在此能够帮助大家解除生活、疾病中的小疑虑!为您及身边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指导专家】黄刚:骨伤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留德学者、邓晋丰教授(广东省名中医、全国“骨伤名师”)学术继承人、羊城好医生。
“医生啊,我就扭了一下,片子都拍了,没有骨折,为什么也要打石膏?“其实,在发生踝关节扭伤后,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活动活动脚腕,若没有疼痛或只是轻微疼痛,就不在意了,或者因本身疼痛较为明显,休息后无改善,因自行处理不当,例如受伤早期使用热敷、局部使用“药油“、”跌打酒”反复搓揉,导致局部肿痛难忍,不能行走时,才会就医。
即使到了医院,也只是拍张X光片,若没有骨折,就算医生说要制动(即禁止活动、多休息),很多人也认为是小题大做。甚至有人认为扭到脚踝只是小伤,用简易绷带包扎下就好了。但其实,上述很多做法都是不明智的。
踝关节扭伤扭伤后,虽没有骨折,但局部韧带可能已经撕裂。如不立即有效固定、制动,受伤的韧带会在异常位置修复,减弱维持踝关节稳定的力量,致使习惯性踝关节扭伤,有的人一年甚至会扭伤好几次。另外还有人因踝关节不稳定,长期不正常受力,将导致创伤性关节炎,出现顽固性踝关节疼痛。
踝关节扭伤容易导致内外侧韧带、关节囊、关节软骨等损伤,这些组织的修复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稳定的环境。早期如不能及时、合理的治疗,久而久之必然导致踝关节韧带松弛,关节不稳定。一旦踝关节不稳,在行走或运动时踝关节极易扭伤。
打石膏的主要作用是固定踝关节不活动,给韧带等组织恢复提供一个良好的条件,这样不仅有利于组织修复,还有利于消肿。
如果不打石膏,就算制动再好,在日常生活中都难免出现踝关节的活动,病影响软组织的修复,不排除以后遗留慢性疼痛、创伤性关节炎,习惯性扭伤,创伤性滑膜炎,距骨坏死等后遗症。
当出现踝关节急性扭伤后,正确的做法是:RICE原则。
1.Rest(休息):停止走动,让受伤部位静止休息,减少进一步损伤;
2.Ice(冰敷):让受伤部位温度降低,减轻炎症反应和肌肉痉挛,缓解疼痛抑制肿胀。每次10-20分钟,每天3次以上,注意不要直接将冰块敷在患处,可用湿毛巾包裹冰块,以免冻伤。冰敷仅限伤后48小时内。
3.Compression(加压):使用弹性绷带包裹受伤的踝关节,适当加压,以减轻肿胀。注意不要过度加压,否则会加重包裹处以远肢体的肿胀、缺血。
4.Elevation(抬高):将肢抬高,高于心脏位置,增加静脉和淋巴回流,减轻肿胀,促进恢复。
踝关节扭伤分三级,一般对于1级损伤,只需要使用简易的医用护踝保护并制动,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但是对于2、3度损伤的患者,早期进行石膏或者医用限制支具的固定是非常必要,且3度损伤患者若固定效果不佳,必要时需行手术治疗。
待石膏固定结束,回到家以后一定要注意观察。因为伤处可能会出现持续性肿胀,造成石膏固定相对过紧,需要及时调整石膏松紧度,以免引发远端组织缺血、骨筋膜室综合征、神经损伤等。一般来说,在石膏固定后,应该根据医生要求定期到医院做检查,如果出现石膏松紧不合适要及时更换,重新打石膏,而且若是常规的石膏托,需注意避免接触水以及避免负重。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石膏较为累赘,不方便,且天气热时容易出现皮肤问题,那不打石膏,用支具固定行吗?
对于轻度扭伤这种办法也可以考虑,亦有多种支具可供选择。但是损伤较重者还是石膏固定更为稳妥,如今固定的材料也是日新月异,新型高分子石膏材料更加透气以及坚硬程度更符合临床需要。
石膏固定制动虽然会带来短暂的痛苦和不便,但却是修补韧带很好很经济的方法。根据每人的情况,也是可以选择踝关节支具、护踝等制动保护措施,但一定要符合制动,利于韧带修复的原则。
熊亮
骨伤科主治医师、硕士
广东省医学会创伤骨科青年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特色疗法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各类脊柱疾病、四肢与关节损伤、骨肿瘤及骨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擅长脊柱疾病的微创手术,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孔镜或内镜下手术治疗,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微创治疗等。
温馨提示:我院已实现与区域内地铁3号线、8号线、18号线无缝接驳,来院前可以刷羊城通购票,也可以提前通过手机端搜索“广州如约巴士”小程序,找到“中西医结合医院总站环线”线路进行网购,同时可以在相关的站点的站牌处扫描乘车码进行购票。
详情点击:【便民喜讯】“拥军便民如约专线”开通啦!环绕附近3条地铁站点打通公共交通最后1公里~
温馨提示
请关注“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公众号。关注后进入页面菜单栏选择“诊疗服务“-“预约挂号”,输入医生姓名即可挂号。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信息来源:骨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