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协力,保驾护航,市红会医院专家助力波密首例“硬膜外导管替代脐静脉导管”脐静脉穿刺置管术
“有尿了,有尿了!”听到这个好消息,远在西藏波密的广州市援藏医疗队员、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许敏鸿都倍感振奋!与大家共同奋战了近30个小时,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这个刚出生的小宝宝病情转危为安,家属示衷心感谢。
2022年7月23日,坐落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东部地区的波密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接诊一名“孕32+周”“瘢痕子宫”的产妇。经检查,发现该名产妇存在孕后无产检、胎儿宫内窘迫、羊水过少等高危因素,妇产科主任快速评估,确定该产妇需要紧急剖宫产,及时终止妊娠。
波密县人民医院挂职儿科主任许敏鸿考虑到,早产儿高危因素比较多,但如果刚出生就立即转运,风险也会异常高,她建议宝宝产出后,先就地治疗,术中留长脐带备用。在产科、儿科及麻醉科团队通力合作下,剖宫产术程顺利,一名2.05kg的男宝宝出生。宝宝出生后,还根据广州经验理念,让母亲确认新生儿性别及母婴早接触。
出生时,宝宝就特别瘦弱、哭声低、反应稍差。许敏鸿主任时时放心不下,事事亲力亲为。她耐心指导助产士将宝宝置温箱保暖,交代特级护理的细节处理,并再三交带家属如何正确喂养。从剖宫产到后续新生儿护理,许敏鸿主任忙碌了大半天,下午三点了她还无暇顾午餐,始终守护在新生儿病房。
出生当晚,宝宝因为吸吮能力差,喝奶后呕吐,出生后6小时喝奶量都不到5ml,一直无尿,情况不容乐观,许敏鸿主任为此倍感忧心。她再三评估考虑,宝宝血容量不足,需要进行脐静脉置管术。可是问题来了,波密县人民医院没有脐静脉导管!
经过许敏鸿主任细致地考虑,她大胆地提出使用大小和材质都接近的一次性无菌硬膜外导管,代替脐静脉导管,尽快进行置管术。她的想法得到大家的认可。在与妇产科主任、麻醉科主任及护理部主任等通力合作下,最终完成波密县人民医院首例硬膜外导管替代脐静脉导管置管术!
经过床边X光检查,脐静脉导管放置位置良好,可以给小宝宝扩容了。由于无人熟悉脐静脉置管的后期护理及维护,许敏鸿主任马上连线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新生儿护理团队,在新生儿护长方琼吟的耐心指导下,宝宝的脐静脉置管护理工作有序地施展开了。经过一阵的忙碌,此时已是深夜,万籁俱寂,而医院新生儿病房内灯火通明。广州市援藏医疗队队员及当地医护仍坚守在患儿旁,忘却一身疲倦。
第二天,广州市援藏医疗队队员及当地医护早早回到医院查房,查看宝宝情况。然而宝宝还是吃不了,进行了洗胃后,置留了胃管喂配方奶。没有新生儿胃管,就地取材用最细的吸痰管替代胃管。经过大家的精心呵护,宝宝一般情况较前有所好转,但仍存在“无尿”等让人头疼的情况。
”
为了改善宝宝状况,波密的医疗团队与远在千里的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儿科团队开展了远程会诊。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儿科主任余韶卫、新生儿科主任罗立荣详细了解了宝宝的情况,并就现状提出了诊疗建议,建议在充分扩容后使用速尿、白蛋白、多巴胺等对症治疗。
在粤藏团队的紧密合作下,大家再次给宝宝建立外周静脉通道,并进行了动脉血气分析、生化等项目检查。由于新生儿体重过轻,用药和输液都需要严格精准计算,精确到ug和ml,医护们都不厌其烦地反复计算、确保输液和用药的精准度不出丝毫差错,全心全意照顾小宝。第二天的傍晚,宝宝终于排尿了,进食也有了好转,没有再继续呕吐。
自广州市援藏医疗队来到波密县人民医院后,许敏鸿主任便挂职该院儿科主任。倍感责任重大的她时刻待命已是日常一部分。她说:“西藏不是终点,它是我梦想出发的原因,人们说,想到与得到之间,隔着一个做到的距离,而我,希望通过一年的师徒帮带把技术留给波密,得到波密人民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