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腿”术后又烂脚?可能是血管“阀门”坏了
下肢静脉曲张俗称“蚯蚓腿”,在国内成年人中发病率约10%,数据显示,我国大约有1400万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特别是长时间站立工作的人群,腿部常常会爬满“蚯蚓”状的“青筋”,如果初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和治疗,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能会发展成为老烂腿、臁疮腿,甚至引发肺栓塞、猝死等严重后果。
近日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
就收治了这样一位患者
↓↓↓
十年前,从事厨师行业的江先生(化名)突然感觉右脚无缘无故地疼痛起来,而且有逐渐加重的趋势,甚至痛到晚上睡不着觉,皮肤上的花斑色素沉着也越来越明显。他来到当地医院检查发现是下肢静脉曲张,在医生的建议下做了高位结扎手术,将迂曲病变的大隐静脉主干剥脱出来,术后症状有所缓解。
出院之后,江先生转行经营了一家卖加工食品的档口,“每天最少要站12个钟,站着忙起来十五六个钟也是很正常的事。”江先生说,尽管医生嘱咐他尽量不要持续的站立过长时间,但他总觉得手术都做完了,“应该不会有问题了”。
然而,经过日积月累后,江先生的右脚“老病复发”,眼看着黑褐色的花斑每年都在向上生长,甚至接近到小腿部位,左脚腕处也开始出现成片的色素沉着、皮肤变硬,两侧腿脚变得格外肿胀、疼痛,特别是右脚背处和内侧脚踝处因瘙痒抓挠形成创口,流血流脓,反复溃烂,难以愈合。
“严重的时候就去医院打消炎针止痛,医生也没有更好的处理方式。”江先生回忆,最近几年,他承受着难以形容的疼痛,除了干活就是去医院,各种中药西药吃了很多,都不见效,家人一筹莫展。
后来,听老家一个朋友说,也是类似的脚部溃烂问题,找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的王海洋主任帮他做了手术,恢复的非常好,江先生和妻子马不停蹄从粤东来到羊城,在门诊见到了王海洋主任。
”
经过详细的检查发现,王海洋主任发现江先生不仅有静脉曲张,同时存在穿支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也就是说,连接深静脉和浅静脉的“桥梁”穿支静脉发生了“故障”,“我们腿部的静脉中有很多静脉瓣,就像是很多单向的阀门,帮助血液从浅静脉经穿支静脉的‘阀门’,流向深静脉,再回流到心脏,而这个患者的‘阀门’坏了,导致血液返流回浅静脉,形成下肢静脉血液瘀滞,出现静脉曲张、皮肤色素沉着、纸性硬皮病、皮肤湿疹等问题。”很多患者不经注意,忍不住皮肤的瘙痒而抓挠、破溃,创口难以愈合。
”
王海洋主任介绍,下肢静脉淤积性溃疡是下肢静脉的常见病,主要表现为小腿中下段的慢性皮肤溃疡,江先生的溃疡面则出现在脚背和脚踝部,属于不典型症状。病程初期可能只是炎症渗出,继而发生溃疡,越烂越大、越烂越深,最终将皮肤层坏死,溃疡周围皮肤受影响,而且瘙痒疼痛难忍。
治疗静脉性溃疡的关键在于解决色素沉着、溃疡区穿支静脉引起的静脉血瘀滞。穿支静脉管径狭小,血管走形变化大,而且异常迂曲,需要进行非常周全的术前影像学评估,制定精准的手术方案,王海洋主任带领团队对患者的情况进行了充分的评估后,联合超声科制定手术方案,决定为江先生进行穿支静脉腔内射频消融术及对静脉曲张的血管注射硬化剂治疗。
凭借良好的配合和精湛的技术,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江先生恢复情况良好,反复困扰他多年的溃疡伤口逐渐痊愈,皮肤色素沉着的部位也有慢慢消退。
王海洋主任提醒,长时间的久站久坐会对人体下肢静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对于有职业需求的群体,建议要隔一个小时左右就要活动下双腿,可以把双腿抬高确保静脉回流通畅,深静脉功能不全的朋友最好在活动和站立时穿着医用弹力袜,减轻对静脉血管的压力,如果出现腿脚肿胀、疼痛、血管迂曲成团等症状,尽快到正规医院的血管外科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福袋
目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正在大坦沙院区开展免费的血管健康早筛公益活动,如果您:
1)下肢静脉曲张“蚯蚓腿”;
2)脚凉,麻,夜间疼痛;腿或脚破溃,创面不愈合;走路腿痛,无力;
3)腹部搏动性肿物,腰酸,腰痛,腰胀;
4)头晕;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
5)年龄大于65岁。
符合上述条件的朋友们
可以通过识别下方小程序
进行线上预约参加免费筛查
点点点↓↓↓
致命的腹痛,警惕腹主动脉瘤
8旬老伯腹中10公分巨大动脉瘤将“爆”,医生胆大心细救其一命
经常头晕,时而晕倒,差点中风:原因就在这里
福利来了!只需3步,领免费血管健康筛查
30年静脉曲张不治疗,形成血栓差点要命
“蚯蚓腿”热问热答,静脉曲张防治千万别掉“坑”
出生就有的“花斑”越长越大,医生提醒这种血管瘤要及早治!
颈动脉筛查防“中风”,看懂报告很重要
这项筛查,65以上老年人建议一定要做
特别提醒:要么戒烟,要么截肢!
血管瘤包裹膝关节,多学科合力完成复杂关节置换术
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有“妙招”,专家教您告别“蚯蚓腿”
千万别把脚疼不当回事!医生遗憾:早来就不用截趾了
出现这些症状,提示你需要看血管外科了
下肢动脉硬化,留意这些征兆
这种间歇性“腰痛”要重视,当心体内有“炸弹”!
腿像是“灌了铅”一样沉重酸胀,警惕这种“长假综合征”
这个病让她失去一条腿,三年后再复发,“隐形支架”让其免遭截肢
阿婆下肢麻痹出紫斑,突发致命“骑跨栓”,源头竟然在心脏!
9旬阿婆剧烈腹痛原是胸、腹两个动脉瘤,血管外科团队一次拆“两弹”
冷天泡脚驱寒?警惕泡出“大黑脚”!
血压居高不下,或许是肾动脉狭窄“挤”出来的
肺癌术后随访发现凶险动脉瘤,医生大胆创新勇闯主动脉弓微创“禁区”
从上到下一连串动脉瘤将“爆炸”,医生自制“拆雷工具”排险情
冬天来了泡脚驱寒?医生提醒,这些人千万不能泡脚!
修“鸡眼”修成了“烂脚”?警惕糖尿病足,严重要截肢!
半边身失控险中风,原因竟是血管堵塞!
中年大叔“脉管炎”险截肢,广医一院血管外科团队让他重新行走
老年人难以避免的血管问题!重阳节送份健康给爸妈
从静脉到动脉,血栓性疾病如何防治?多学科大咖为您“揭秘”
当心“二郎腿”变“蚯蚓腿”,女性特别要注意!
腿脚疼痛怎么办?15个免费名额使用“隐形支架”解决下肢缺血问题
四十年吸烟“吸出”巨大腹主动脉瘤,83岁老人面临生死考验
血管越健康命越长!南山名医支招:远离这些血管疾病
60岁以上几乎人人都有!定期筛查颈动脉有效预防脑卒中
双脚发麻发冷走路容易累,小心下肢动脉硬化在作怪
跟腱断裂“躺平”养伤,小伙惹上“肺栓塞”一波三折
血管堵塞腿脚发凉,切不可盲目热敷烫脚
高龄肾透患者“生命线”受阻,医生巧用“切割球囊”保内瘘
此“瘤”非彼“瘤”,一旦破裂可夺命!
“蚯蚓腿”不重视,当心变成“老烂腿”!
腿疼竟因血管堵塞?不用支架,旋切技术把斑块吸出来!
2000ml血流险些引爆腹部“炸弹”,微创介入“拆弹”救治成功
“蚯蚓”爬满腿!“青筋”爆掉!不只是丑,更可致命!
预防下肢静脉曲张,医用弹力袜应该这么穿
致命的腹主动脉瘤!医生提醒吸烟老年男性尤应定期做筛查
血管外科丨静脉曲张?血管堵塞?动脉瘤?快来找他们
血管外科学科带头人
王海洋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教师
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血管联盟(ISVS)会员;国际血管联盟(IUA)中国分部专家委员会委员;亚太血管学术联盟理事;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会糖尿病足专业委员;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会糖尿病足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脑血管外科分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周围血管疾病管理分会副会长;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管外科分会“静脉曲张微创治疗学组”副组长;白求恩公益基金会静脉曲张学院副院长;广东省临床红外热像学会会员;广东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常委,广东省第七届羊城好医生暨第五届南粤好医生。
专业方向:
擅长血管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在微创治疗下肢静脉曲张,颈动脉狭窄、肺栓塞、腹主动脉瘤、布-加综合症、内脏血管疾病、下肢动静脉阻塞病、血液透析通路等疾病的诊治有较深的研究。
出诊时间:
荔湾区.大坦沙院区
周三上午
越秀区.沿江院区
周一上午
周四上午
团队骨干成员
岳劼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血管通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在血管外科工作多年,擅长下肢静脉曲张的微创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急慢性期的腔内治疗;下肢动脉硬化症,糖尿病足,急性动脉栓塞和脉管炎的腔内及手术治疗;血透通路的维护,主动脉夹层及腹主动脉瘤的手术及介入治疗。下肢慢性淋巴管疾病的治疗。
出诊时间:
荔湾区.大坦沙院区
周一下午
周二上午
越秀区.沿江院区
周五上午
姚野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主治医师,医学博士。中国微循环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青委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多次到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顶级血管外科中心研修周围血管疾病的诊治。
从事血管介入外科10余年,擅长一站式局麻美容微创静脉曲张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无支架化治疗);腹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微创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糖尿病足;颈动脉狭窄;锁骨下动、静脉狭窄或闭塞;肺栓塞;肢体动脉栓塞;透析通路的建立维护及并发症的治疗。
出诊时间:
荔湾区.大坦沙院区
周一上午
周四上午
越秀区.沿江院区
周三上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
荔湾区·大坦沙院区
越秀区·沿江院区
越秀区·沿江院区(综合楼)
海珠区·海印院区
禾安
责编:
阿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