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剑合璧”,让肺结节性质清楚明白
众所周知
肺癌是全球发病和死亡率
最高的恶性肿瘤
它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
肺癌的早期发现、干预
对患者的预后及生存状况改善
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如何能做到早发现呢
近年来
超声造影技术和超声介入技术
广泛应用于临床
这技术和肺癌有什么关联呢
咱们先来看两个病例
病例一
患者是一名55岁的女性,因反复咳嗽、气促、体重明显下降等症状来到市四医院就诊,经CT检查提示其右肺上叶后段、下叶背段占位,考虑为肺部肿瘤,并且肺癌可能性大。
虽然患者经胸部CT检查发现了右肺占位性病变,但病变性质不明,结合其右侧肺部占位靠近胸壁,为明确诊断,医务人员和家属沟通后决定在超声引导下行右肺占位穿刺术取样活检。经活检术后病理诊断,患者为右肺鳞癌。明确的诊断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病例二
患者是一名65岁的男性,此前被诊断为(鼻咽部)未分化非角化性癌,且双肺结节。近期,患者到市四医院复查胸部CT时发现,其右肺中外侧胸膜下结节较之前增大,但性质不明。
随后,超声医学科医务人员在超声引导下为患者进行了肺穿刺术取样活检。病理结果显示为,肺转移性癌。
通过以上两个病例,我们不难看出,超声造影联合超声引导下行肺穿刺术取样活检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明确肺结节的性质,以此帮助医师制定治疗方案。
超声造影联合超声引导下肺穿刺术的操作过程
首先,穿刺术需通过检查明确为肺周围型病灶,与壁层胸膜紧贴,位置适合超声检查及穿刺,无胸骨、肩胛骨等大的骨性结构遮挡。
其次,患者凝血功能正常,无严重的心肺、肝肾功能疾病,无精神类疾病。
然后,患者取合适体位,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的监测下将病灶显示清晰并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如图1、2、3)。此步骤目的是初步判断病变的性质,血供情况,穿刺时避免无造影剂填充区,增加穿刺成功率。
图1
▲病例1,右侧肺部占位靠近胸壁见一低回声占位
▲病例2,右肺中外侧胸膜下见一低回声团
图2
▲病例1,病灶内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
▲病例2,低回声团内可见丰富血流信号
图3
▲病例1,超声造影显示团块内大部份呈高增强
▲病例2,超声造影显示团块内局部呈高增强
接下来,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取材(如图4、5)。此方法优势在于能全程可视化精准取材,同时可尽量避开肋间动脉及肋间神经,避开包块内部大血管,减少穿刺后出血。
图4
▲病例1,超声引导下穿刺取材
▲病例2,超声引导下穿刺取材
图5
▲超声引导下不同区域穿刺取材
最后,将获取的组织材料送检病理科,做结节的病理诊断,以便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超声造影联合超声引导下肺穿刺术的适合人群
1.相关检查发现的胸壁、胸膜及肺外周占位性病变,经超声检查能显示病变或隐约显示占位病变者。
2.超声扫查肋间、胸骨上窝及锁骨上窝等能显示胸壁胸膜增厚达0.5cm以上,患者能较好控制呼吸者,均可行穿刺活检。
注意
有凝血功能障碍,严重的心肺、肝肾功能疾病,精神类疾病,孕妇等属于该项技术的禁忌症。
科室简介
市四医院超声医学科是集医、教、研为一体,功能完善的医技诊疗科室。科室现有医、技业务人员50名,其中正高级职称1人,副高级职称7人,研究生7人。科内拥有PhilipsEPIQ7C、SiemensACUSONSC2000、SiemensSequoia、声科AixplorerV、SiemensS2000Helex、GEVolusonE8(妇产机)等先进设备。科室现门诊住院体检年诊疗业务量达20万余人次,能够全面开展全身各系统常规超声检查,率先在全市开展肌骨超声、经食道心脏超声、外周血管超声、甲状腺、乳腺、肝脏超声弹性成像、以及各类介入超声,如甲状腺、乳腺以及肝肾穿刺引导,超声引导下冻结肩介入治疗,胆管置管引流术等技术。同时开展各类特殊超声检查:胃肠显影,实质性器官(如甲状腺、肝脏、肾脏等)造影检查,胎儿四维彩超III级筛查,输卵管造影及四维成像,术中超声监测,周围神经,新生儿颅脑超声检查等。
作者:超声医学科刘洪江编辑:黄浩审核:李媛
更多好看:
*声明:
文中
部分【图
文
】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单位】删除。
*
下一篇:关爱“造口人”,四医院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