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三年翻两倍大!9岁男童甲状腺结节发展为甲状腺癌
部分人认为甲状腺结节
“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当发现患有甲状腺结节
常持有一种
“无所谓、没必要、不至于”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
去处理,甚至选择忽略
但这样处理真的正确吗?
实质上,这是一个医学认知误区、也是雷区。
近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外科王见雪医生接诊了一名9岁男童,被查出竟患有甲状腺右叶嗜酸细胞性甲状腺癌。
拖了三年才就诊
结节大小翻了两倍
9岁的乐乐(化名),是一名健康活泼的小学生。3年前,其父亲发现,乐乐颈部右边靠前面部位有一个小结节,摸起来有桂圆核大小,不痛不痒,家人也就没有把它当回事。这三年来,小结节竟然长大了两倍。
上个月,家人带着乐乐在当地医院做了CT检查,结果显示,乐乐右侧甲状腺叶弥漫性增大,大小约2.6×2.5×2.5cm,比一般成年的结节都大。为寻求最佳诊疗效果,他们转至普外科,找到甲状腺治疗领域的权威专家王存川教授。
王存川教授表示:甲状腺结节在中青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且以成年女性居多,儿童患病的情况较为少见。这位小朋友只有9岁,又是男性,违背了常规发病概率。
根据《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表明,年龄越小,恶性概率越大。成人甲状腺结节的恶性率不足5%,但儿童达26%,是成人的5倍,加上乐乐的结节大小远超于一般成年人。
手术治疗是首选
经乳晕入路不留疤
“甲状腺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考虑到乐乐处于成长发育关键时期,为最大限度降低术后心理影响,王存川教授决定采用经乳晕入路的腔镜术式,疤痕小而隐秘,美观度高。
9岁小朋友的甲状腺手术,与成年人有何不同呢?王存川教授解释道:这类手术很考验水平。
首先考验的是麻醉水平,小朋友使用的是最小号的气管插管,它只有一支笔粗细,成年人的管子有三到四支笔粗细,做到精准麻醉难度很大。
其次,考验创造手术空间的水平。小朋友皮肤非常薄,经乳晕进入,在皮下穿行时,既不能把皮肤捅破,又不能捅深伤及肌肉,力度把控要求很高,深浅适宜,没有丰富的手术经验是做不到的。
最后还考验切割水平。小朋友脖子比成年人短,手术器械大部分是供成年人使用的,在切除肿块时,如果是成年人,就好比用筷子夹肉丸子,但在小朋友身上手术犹如筷子夹绿豆,稍有不慎就出现出血。没有多年沉淀,很难做到快与准。
手术一个小时就结束了,肿物被完整切除。
切片结果显示,该结节为滤泡状肿物,临床诊断乐乐患有甲状腺右叶嗜酸细胞性甲状腺癌。
儿童甲状腺结节莫忽视
这些症状要警惕
术后当天,乐乐能自如下床走动,喝水说话均没有问题。乐乐爸爸心中大石头终于落地,他懊悔地表示:“都怪自己没把甲状腺结节太当回事,好在王存川教授团队出手相助。”
术后病理结果显示为恶性,但值得庆幸的是,手术切除肿物后几乎可以达到根治效果,主管医生王见雪表示:后续不用放疗化疗,需要定期检测甲状腺水平,并根据实际调整用药剂量。术后第四天,乐乐顺利出院。他开心地表示:“没有什么不舒服,吃什么都很香。”
目前,儿童甲状腺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明确,通常被认为与遗传和因素有关。
王存川教授呼吁,如果家里小朋友出现脖子增粗、有触痛感、颈部颜色加深,身体长期处于高代谢出汗状态、体温常年比其他人高、心率加快等问题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本文专家
王存川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副院长
主任医师,二级教授
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润良微创外科研究所所长
国家特殊津贴专家
腹腔镜治疗减肥与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结直肠癌(特别是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胃癌、腹外疝、肝癌、胆道疾病和胰脾手术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并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与糖尿病外科医师委员会(CSMBS)主任委员、卫生部普外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广州)主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微创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微创外科分会荣誉主任委员、美国代谢与肥胖外科学会(ASMBS)海外会员、国际肥胖与代谢病外科联盟(IFSO)会员/亚太区执行委员/中国区主席、《中华肥胖与代谢病电子杂志》总编辑等。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宣传团队
-出品-
通讯
员:周晓杏、张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