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突发“头晕头疼、恶心呕吐”,当心颈椎病!
今年6月初,陈女士(化名)在学校座椅上头部后仰睡觉一小时后突发头晕头疼、恶心呕吐、肢体乏力等,只有在完全躺平不动的时候症状才会有所好转。期间,她尝试过各种各样的治疗方式,如盲人推拿、火罐以及刮痧等,最后发现都疗效平平,症状均未见好转。
6月24日,经人介绍,患者陈女士找到了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康复科寻求帮助。医生接诊后表示,她平素无头晕症状,以及无明显特定体位下头晕加重,故先排除梅尼埃和耳石症。结合当前各种症状与检查,医生初步诊断为混合型颈椎病---颈型颈椎病、血管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接下来的一周,在康复科治疗师推拿、理疗及医生开嘱改善脑部供血的药物治疗下,患者陈女士各种症状明显改善后出院。
康复科副主任袁大陆介绍,颈源性眩晕是临床上常见病,可以由椎动脉、交感神经和本体感觉等多种因素所导致,尤以伏案工作、作者、中老年女性多见,发病前多有慢性颈痛史。眩晕为主要症状,晨起发病多见,眩晕可为慢性持续性,也可表现为发作性的剧烈眩晕,常感到精神萎靡,乏力嗜睡、恶心呕吐、耳鸣耳聋,视力减退等症。
“对一些急性期伴有严重疼痛的患者,强烈的手法治疗不可取,大部分患者可能在治疗后头晕头疼及各交感神经症状进一步加重。以轻柔的推拿手法结合超声波及超声药物透入等理疗手段,对于急性期患者来说是合适的。”康复科主任钱辉说。
钱辉提醒,如果出现了上述症状,可以怀疑为颈椎病,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造成更大的伤害。还未出现上述症状的亚健康人群,应当做好积极预防,避免长时间低头或仰头工作,平时应加强后颈部及手臂力量锻炼,及时纠正不良姿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