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服务态度专项行动掀热潮
为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升服务态度,今年上半年以来,市一院提升服务态度专项行动在全院掀起热潮,通过开展一次全员谈心谈话、开展一场职业精神大讨论、制定一份优质服务承诺书、开展一系列服务主题培训等,促使干部员工接受思想大洗礼,精神大淬炼。
开展一次全员谈心谈话
谈话是方法,交心是目的。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只有思想先行,才能够更好地做到知行合一。7月以来,党委书记、纪委书记与重点科室谈,以“党务查房”、“纪律查房”的形式,到全院各党支部、重点科室开展谈心谈话,在提供服务指引同时,形成日常监督合力,实现在交流中明方向,互提醒,共促进。另外,科室负责人与部门员工开展一次谈心谈话,围绕服务短板和服务不足,深入了解员工思想动态,在谈话中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为更好地为干事创业、优化服务流程和改善服务态度提供思想保障。
开展谈心谈话。
开展一场职业精神大讨论
医务人员的职业精神是医学科学精神和医学人文精神相统一的,如何全心全意为病患服务,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通过开展一场职业精神大讨论,各科室党员干部员工围绕主责主业、服务对象、服务亮点、服务不足、服务改进等问题各抒己见,畅谈感受和体会,通过直面服务上的不足,切实提升主动服务意识;同时,通过讨论,引导员工以主人翁的责任感,站在科室团队和医院全局的高度,针对如何改善态度建言献策。
全院各科室开展职业精神大讨论。
制定一份优质服务承诺书
好的服务,才能体现医院人文温度。通过制定一份优质服务承诺书,引导全院上下进一步履行“以人为本,把温馨和关爱带给每一位患者”的服务承诺,以实际行动兑现承诺。
全院以科室为单位签订承诺书。
开展一系列服务主题培训
为不断提高服务理念和技能,7月,市一院开展一系列“服务”主题培训,邀请来自医学、心理、礼仪等各界专家,分为七大场次对行政、医技药、护理、后勤窗口等各级各类人员进行医院服务礼仪、感动式服务、团队建设和医院品牌建设相关培训,达到服务培训人员全覆盖,务求人人具备服务意识和服务技巧。通过系列服务培训,促使员工在思想上“补足了钙”,行动上“加满了油”。
开设2022年提升服务能力专题培训班。
市医学会会长许岸高为员工授课。
国际职业培训师行业协会认证讲师、国际家庭教育行业协会专业讲师、国家注册二级心理咨询师郭立群授课。
提升服务态度专项行动与“庸懒散拖”专项教育整治一脉相承,以提振士气,提高诊疗服务水平和服务态度为目的,促进员工讲服务,工作提效能。7月至今,院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开展党员集中谈心谈话26场次、到重点科室谈心谈话22场次,科室开展谈心谈话40场次,职业精神大讨论40场次,制定优质服务承诺书40份。
自活动开展以来,全院服务意识大大提升,各科室聚焦“小切口大变化”,将服务关口前移,促使服务从“你问我”到“我为你”的转变。
■药学部:在推开“出院带药到病房”项目的同时,建立“病人预出院、业务预处理”服务模式,通过流程再优化,缩短病人取药等候时间。
■乳腺外科:推行“医患约定日”,由医护人员将出院后才出具的检查报告约定固定时间和地点,送到出院患者手上,“面对面”为患者解读报告,解决出院患者或家属因疫情无法自由返回病房领取报告的难题;
■肿瘤一区:切实践行“少排队、少等待”专项服务行动,针对该科室疾病特殊性,提前为出院患者开具住院单、核酸申请单,减少患者再次入院治疗时的流程和手续;
■脑血管病科:推行“微笑服务”。通过明确“微笑服务”宗旨、目的、口号以及具体内容提高服务。科室定期开展微笑服务培训、进行微笑服务评价反馈,针对评价持续改进。
■急诊医学科:全面推开“院前-院内-重症监护一体化救治”急诊服务,实现从过去“病人等医生”到“医生等病人”的转变。
同期,市一院在纪律查房、工作例会中剖析一批医疗卫生系统近年因服务态度问题被曝光、被查处的案例,以案示警,使广大医务人员“见不贤而自省”,知敬畏、明底线、提服务、正品行。
接下来,市一院还将继续开展提升服务态度专项行动,通过“人文读书月”、演讲比赛等活动形式,不断深化员工服务理念,提升人文温度,最终将优质的服务带给群众患者。
审核|曾妙珍王运广
文|陈澄
图|党办社会工作部
编辑|程秋伊
版权声明:创客贴图片已获授权。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平台联系删除。
点击下方图片
获取更多相关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