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时节话养儿
CHUSHU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处暑,是暑气结束的时节,“处”含有躲藏、终止的意思。顾名思义,处暑表明暑天将近结束。处暑过后天气转凉,但南方此时炎热并未完全消退,其特点是中午热,早晚凉,昼夜温差较大。小儿在秋季中的处暑时节易感秋燥,那么,如何有效预防呢?请看以下几点小建议。
起居养生
处暑时期小儿宜早睡早起,保持情绪安宁。在着衣方面应注意避免受凉,但添衣不能太多太快,应遵循“春捂秋冻”的原则,可根据小儿自身体质情况适当接受耐寒训练,提高机体抵抗力,对安度冬季有益。但对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易感儿等体质虚弱的人群是不宜“秋冻”的,因为一但受寒,此类人群易诱发疾病。
饮食宜忌
所谓“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处暑时节的饮食原则应以养阴清热、润燥安神为主。可适当多吃芝麻、蜂蜜、银耳、百合、莲子、沙参、香梨、秋枣、无花果、南瓜、胡萝卜、黄鱼、干贝、海蜇等食物,避免食用辛辣燥热的食物,如葱、姜、蒜、辣椒等,以免伤阴。
运动养生
处暑时节,小儿户外活动可选择慢跑、骑车、跳绳、打篮球、踢毽子等,避免进行超越本年龄段的长时间、高强度的过度运动。建议运动时间约30-40分钟,运动强度以微出汗,心跳略加快的中等强度为主,汗出后需及时更换衣服,以免着凉。
食疗药膳
材料:排骨100g,大豆30g,生姜2片,陈皮2g,盐适量。
做法:黄豆洗净后浸泡2h,备用。排骨洗净,切块,飞水。锅中加水,放入上述材料同煮,大火煮开后改小火慢煮1小时,最后加入适量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补虚养胃。
材料:银耳半朵,干百合10g,干莲子10g,冰糖适量。
做法:银耳、百合、莲子洗净后清水泡发2h。然后把材料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续煮40分钟,最后加入适量冰糖融化后即可食用。
功效:养心安神。
小儿推拿
1、补肺经
定位:无名指螺纹面。
操作手法:用拇指指腹自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100-300次。
定位:拇指末节螺纹面。
操作手法: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或者旋推拇指螺纹面。100-300次。
定位: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操作手法:用两手拇指或一手食中二指分开置于肺俞穴上按揉。1-3分钟。
叶绮娜
主治中医师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儿科专业。师从广东省名中医李宜瑞教授、中国杰出青年医学人才陈晓刚教授。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常见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道疾病,包括感冒、咳嗽、泄泻、厌食、积滞、疳积、遗尿等,对小儿汗证、肥胖症、性早熟治疗也有一定的心得。长期从事中医儿科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小儿调养临床经验,善长开展体质辨识、生长发育评估、食疗药膳等中医治未病技能。曾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项课题研究。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中医儿科
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