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省内领先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心脏外科开展全院首例主动脉“一站式杂交”手术
近日,吉大一院心脏外科在麻醉科及第二手术室的密切配合下,为患有“主动脉弓部巨大假性动脉瘤”的74岁患者实施外科手术与介入手术相结合的“一站式杂交”手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一周后顺利康复出院。此例手术开创了吉大一院主动脉复合手术先例。患者为74岁男性,声音嘶哑近1个月,就 详细»
-
-
喜报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在2022年吉林省健康科普作品征集大赛中获得多项荣誉
本次大赛共收到各地各单位遴选的参赛作品327件,经大赛评委会初评、复评和终评,共50件作品获奖,5家单位荣获“优秀组织奖”,其中,吉大一院榜上有名,并荣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优秀奖4项。结直肠肛门外科护理平台陈思、张海佳、于淼的参赛作品《“孤勇者”的便秘之战》,皮肤 详细»
-
-
全国领先,吉林省唯一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获评PCCM咳喘药学服务门诊国家示范中心、吉林省牵头单位
现今,对于慢性气道疾病防治面临的种种问题,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医疗服务形态加强对患者的管理,咳喘药学服务门诊应势而生。吉大一院作为吉林省唯一一家PCCM咳喘药学服务门诊全国示范中心、吉林省咳喘药学服务门诊(CWPC)项目牵头单位,2022年10月25日,吉大一院临床药学部以 详细»
-
-
告捷!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急诊科成功完成全院首例抢救室床旁血滤治疗
10月27日凌晨3:30,吉大一院急诊科在抢救室成功为一名药物中毒的危重患者实施了床旁血滤治疗。10月26日21:49,一名53岁男性患者被家属送到了吉大一院急诊,到院时患者出现意识障碍,血氧87%,心率143次/分。家属陈述患者于6小时前自服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胺1瓶 详细»
-
-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2022年度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量再创佳绩
9月8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接收申请项目的评审结果,吉大一院共获批项目46项,获资助经费2031万元。其中优秀青年科学基金1项、面上项目22项、青年项目23项,立项数和获资经费数额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4.3%和52.6%。艾滋病与 详细»
-
-
普通外科中心—乳腺外科开展腋静脉入路输液港植入手术
2022年8月22日,普通外科中心—乳腺外科成功开展了腋静脉入路输液港植入手术。此入路穿刺血管定位难度大,对于置管角度及术者的技术均有很高要求。手术只采用胸壁单一切口来完成穿刺和置港双操作,减免了颈部穿刺处到港体间约10cm的皮下隧道,避免了因长期置管导致颈部条索状隧道 详细»
-
-
一天两台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心脏外科应用TAVR技术使高危瓣膜病患者转危为安
2022年8月19日,吉大一院心脏外科TAVR手术团队在主任马大实、教授高永生的带领下,在麻醉科、第二手术室、心脏超声科等多学科的通力配合下,再次顺利完成两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手术(TAVR术),为患者重置“心”门,患者术后恢复顺利。开创吉林省心脏外科同天两台TAVR手 详细»
-
-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成功完成吉林省首例微创二尖瓣缘对缘修复MitraClip手术
2022年8月20日,由吉大一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佟倩带领的结构性心脏病团队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教授张戈军、房芳的指导下,在吉大一院心脏超声科主任王小丛、副主任徐卉,麻醉科主治医师马雯、心血管内科重症医护团队及导管室的通力配合下,成功完成了吉林省首例微创 详细»
-
-
65岁女士突发晕厥,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宁养院医护人员“救”在身边
“大夫,快来!……”宁养院医护人员闻声冲出诊室,发现一女士倒地,女儿在旁呼救。8月23日10时许,一前来就诊的患者在门诊区域突发晕厥,宁养院医护人员闻声立即到达现场,患者面色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脉搏细弱、意识不清,医护人员将患者平放在地面,对患者进行紧急施救。凭借多年 详细»
-
-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口腔科“黄昏门诊”为怀孕6个月孕妇进行医治
2022年8月22日,口腔科第一天出诊黄昏门诊,接诊了一位特殊的患者—怀孕6个月的孕妇。患者25岁,主诉4天前出现牙痛,疼痛严重影响睡眠,为寻求医治辗转几个相关医疗机构皆因怀孕原因未能得到有效治疗。患者就诊于吉大一院口腔科“黄昏门诊”,口腔科主任张丛笑为患者做了详细检查 详细»
-
-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多部门联合救治,25岁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重获新生
8月24日,吉大一院心脏外科团队在麻醉科、第二手术室、输血科等科室以及医务部、社会公益部、吉大一院医学发展和援助基金会等多部门通力合作下,争分夺秒成功救治一名25岁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生命之花”重新绽放。患者为25岁河南籍男性,两个月前孤身一人来到 详细»
-
-
喜报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入选国家首批外科基础技能提升项目培训基地
8月27日至28日,由国家卫健委医院管理研究所主办的首届“中国医疗质量大会”在北京召开。在手术质量提升暨外科技能规范化管理专场中,“炬火计划-外科基础技能提升项目”正式启动,启动仪式上,第一批133家外科基础技能培训基地医院代表接受基地授牌,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成为首批入选 详细»
-
-
喜报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护理团队在全国医院擂台赛中斩获铜奖案例2项、卓越案例2项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
2022年8月12日至13日,由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指导、健康界主办的第七季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全国医院擂台赛总决赛在青岛圆满落下帷幕。由吉大一院护理部组织选送的4个典型案例在四大主题赛场中脱颖而出,荣获铜奖案例2项、卓越案例2项。多年来,医院高度重视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工作, 详细»
-
-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在2021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专科排名位列全国第15,东北三省第一
2022年8月4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2021年度中国医学院校/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暨五年总科技量值(ASTEM)报告。在重症医学排名中,吉大一院重症医学科排名位列全国第15,东北三省第一。在近五年总科技量值(ASTEM)排行榜中,重症医学科位列全国第19名。吉 详细»
-
-
喜讯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正式获批心脏移植、肺脏移植资质
2022年8月12日,按照《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和人体器官移植执业资格审批流程,根据相关医疗机构人体器官移植执业资格申请审核结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关于认定中日友好医院等医院人体器官移植执业资格的通知》,吉大一院正式获得心脏移植、肺脏移植资质。本次共有38家医疗机构 详细»
-
-
喜报|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外联工作部在全国医院擂台赛中获得“卓越案例”奖项
8月12日,第七季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全国医院擂台赛决赛在山东青岛拉开帷幕,吉大一院副院长邬巍率领外联工作部参加了该项赛事,并在决赛中获得“卓越案例”奖项。该项赛事共分十项主题,自2021年12月1日起征集案例,全国有效案例2058个,历经初筛、网络投票、专家评选等环节,根 详细»
-
-
与“死神”角力,18小时的生死营救——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儿童肝移植技术成功挽救4岁因蘑菇中毒致肝衰竭患儿
8月6日深夜,吉大一院党委书记、器官移植中心主任、吉林大学肝移植中心首席专家吕国悦刚刚完成一台DCD肝移植手术便接到了一通来自沈阳的电话,“大夫,请救救我的女儿!”吕国悦顾不得满身的疲惫,开始仔细询问起患儿的病情及目前的生命体征。患儿是一名4岁的女童,因三天前进食了山上 详细»
-
-
喜报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5位教授入选第五届人民名医榜单
致敬人民名医,共享医者盛典。2022年8月16日,由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时报主办的第五届人民名医盛典(原国之名医盛典)在人民日报社举行。吉大一院器官移植中心执行主任傅耀文获评“第五届人民名医•卓越建树”荣誉称号,神经肿瘤外科主任李蕴潜,肿瘤科主任崔久嵬、副主任王畅、 详细»
-
-
“毒”具“酱”心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急诊内科医生和急诊ICU护理团队成功救治食源性肉毒毒素中毒患者
2022年7月19日,一位62岁男性患者,因“头晕、恶心、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周身无力4天”收入吉大一院急诊ICU。患者入院后,主任邢吉红、教授刘晓亮、医生孙立超高度重视。为患者行头部MRI等相关检查未见异常,肌电图显示神经突触前膜损伤。通过多次详细沟通、询问病史等情况 详细»
-
-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创伤骨科成功完成吉林省首例“骨盆骨折闭合复位机器人临床试验”微创手术
8月19日上午,吉大一院创伤骨科为吉林省第一位“罗森博特骨盆骨折闭合复位机器人临床试验”入组病例施行了骨盆C1.3型骨折闭合复位、骶1椎体骶髂螺钉内固定骨盆后环、外固定架固定骨盆前环微创手术。中午12时,手术取得圆满成功。该项临床试验是由北京积水潭医院牵头的全国多中心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