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手剥离听神经瘤“膜” 完整保留面听神经功能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高成教授团队成功解除多例听神经瘤患者病痛
近日,哈医大一院神经外科一病房高成教授听神经瘤MDT团队在手术室麻醉团队和护理团队配合下,利用术中电生理监测、导航规划等技术连续完成多例保护面神经、保留听力手术,术后患者无任何面瘫,听力较术前好转,顺利康复出院。王女士半月前因头晕查体时发现听神经瘤,右侧听力虽有明显下降 详细»
-
-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顺利通过国家电子病历应用水平五级评审
7月20日,国家卫健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关于2021年度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高级别医疗机构结果公示的通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通过2021年度电子病历应用水平评价五级评审,成为黑龙江省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首家通过该评审的医院,也是黑龙江省今年唯一通过 详细»
-
-
慎终如始——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筑牢疫情防控网
目前,国内疫情形势复杂严峻,省内多地连续出现新冠本土确诊病例,哈医大一院严格落实我省和学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各项指示精神,统筹部署、精准防控。医院医务科、感染监控科、护理部、后勤、保卫科等各相关部门加班加点,协同作战,严密筑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疫情防控网,全力 详细»
-
-
日急诊近千人!——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群力、南岗两院区全力保障患者就医需求
目前,哈尔滨市多区域陆续出现新冠肺炎感染病例,哈市有3家医疗机构先后停诊,哈医大一院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哈医大一院发热门诊每日就诊人数由原来的30人左右增长到80多人,南岗院区和群力院区每日急诊就诊近千人,日均急诊手术25例。面对不断增高的就诊患者数量,哈医大一院医务人员 详细»
-
-
66小时完成40万人次检测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支援哈尔滨市核酸检测跑出“加速度”
哈尔滨市开展全民核酸筛查工作后,哈医大一院迅速派出一支28人核酸检测医疗队,在会展中心体育馆开展核酸检测工作。他们与时间赛跑,连夜组建核酸检测医疗队,搭建方舱实验室,接收标本,仅用66个小时,完成4万管近40万人次的核酸检测,哈医大一院核酸检测医疗队跑出了“加速度”。3 详细»
-
-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团队应用机器人辅助解除先天性肾积水50年的病痛
近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二病房王春阳教授团队运用达芬奇机器人,成功为一名先天发育双肾积水50年的患者切除右侧肾脏,改善左肾功能。患者李先生今年50岁,因先天发育问题出现严重的双肾积水,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者腹部也因积水逐渐膨大,寻访国内多家大型三甲医院都未 详细»
-
-
17分钟抢救三名患者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群力急诊室上演生死时速
急诊室是生命抢救的第一个战场,在哈医大一院群力院区每天都在上演着一幕幕生死时速、抢救患者生命的故事。2月28日早上8点15分,120救护车警笛声离哈医大一院群力院区越来越近,刚刚结束早会的群力急诊室护士立刻来到120急救绿色通道等待接应,气道护士准备气管插管相关操作,循 详细»
-
-
乳腺手术≠留疤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5毫米切口助18岁女孩根除7枚乳腺结节
“我才刚上大学,我不要乳房上留疤。”哈医大一院门诊诊室里,年仅18岁的女孩小李对哈医大一院乳腺外科主任周毅教授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小李今年刚上大一,在洗澡时无意中摸到了自己乳房上有一个来回滑动的包块。趁着寒假,妈妈带着小李找到哈医大一院周毅教授。找到完善相关检查发现小李乳 详细»
-
-
双胞胎妈妈产后大出血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紧急抢救守护产妇生命平安
2022年2月6日,大年初六,家住宾县的马女士因“双胎、试管婴儿、子痫前期”在当地医院剖宫产生下两个可爱的宝宝,术后20分钟左右出现大量阴道流血,给予对症治疗后,血常规、纤维蛋白原持续下降,剖宫产术9小时后,生命垂危的马女士被连夜紧急转运到哈医大一院产科抢救。送到哈医大 详细»
-
-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涂应锋团队经导管卵圆孔封堵术 30分钟治愈10年偏头痛
近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三病房主任涂应锋教授团队,成功为一名因患有先天性卵圆孔未闭,引发偏头痛、甚至脑梗死的女性行经导管卵圆孔未闭封堵术,仅用30分钟便治好了患者十多年的偏头痛。女子十多年的顽固偏头痛,原因竟在心脏!49岁的李女士(化名)十多年来有着顽 详细»
-
-
机器人+零缺血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机器人辅助实现腹腔镜下双肾肿瘤同时切除
近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二病房主任王春阳教授团队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成功实施微创条件下“零缺血”双肾肿瘤切除术,最大限度的保留肾脏功能和完整切除双肾肿瘤。今年48岁的齐女士因体检发现左肾长了一个4公分大小的肿瘤,住院后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完善肾脏增强CT 详细»
-
-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群力多学科联合微创切除复杂后腹膜巨大脂肪肉瘤
近日,哈医大一院群力院区泌尿外科授、普外科二病房等多学科合作,成功为一名年近八旬的患者微创切除与十二指肠及周围脏器黏连十分紧密的巨大腹膜后肿瘤,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出院。群力院区泌尿外科任明华教授接诊了的一名年近八旬的患者,经过触诊发现右后腰部长了一个巨大的肿物,足足有8公 详细»
-
-
微创+日间+3D术前规划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二科实现住院患者当天手术当天回家目标
“大夫,二号二床的刀口渗血了!”“好的我这就去给您换药。”“护士,我们到时间该测血糖了!”“好的,您稍等马上为您测量!”“一号一床手术回来了!”这繁忙的画面,是2021年12月以来,哈医大一院骨科二病房每天晚上都会发生的一幕场景。春节前,哈医大一院门诊患者量激增,骨科二 详细»
-
-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脏微创外科加班加点为患者尽早解除病痛
临近春节,来医院就诊的患者人数呈现增长趋势,很多患者都希望能够在年前或利用春节假期尽早解决病痛,健健康康过大年,患者也更希望采用微创手术的治疗方式,特别是达芬奇机器人的手术。哈医大一院肝脏微创外科病房,就处在一直满床的状态,仅2022年1月的前三周,便收治患者107名, 详细»
-
-
微创取出胆总管内六公分巨大结石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群力消化内科新技术为胆胰管治疗提供新方案
近日,哈医大一院群力院区消化内科史立军教授团队借助最新型直视下高清胆道镜(Spyglass)系统,进行激光碎石,辅助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微创手术,成功为一名患者取出胆总管内2.5cmx6.5cm的巨大结石。目前,患者已康复出院。郭先生已经被胆道结石折磨四年 详细»
-
-
94岁老人遭车祸下颌骨折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专家成功救治高龄骨折患者
近日,哈医大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外科病房胡腾龙教授团队成功为一位九旬高龄老人在全麻下完成下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目前生命体征平稳,术后恢复良好。患者为94岁女性,因车祸致下颌骨骨折,伤后不能咀嚼进食,颌面骨三维ct示右下颌骨粉碎性骨折。家属通过网络平台向胡 详细»
-
-
锦旗背后的故事 |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脏外科“禁区”内手术成功挽回患者生命
哈医大一院每个科室,都悬挂着许许多多的锦旗。一面面锦旗背后,都有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记录着无数个日日夜夜里,医护人员的坚守和奉献,以及对患者象亲人一样的温暖!一面面锦旗背后,都承载着患者、家属的信任和感动,以及为重获生命和健康的欣喜和愉悦!让我们走进这些故事,在感动中奏 详细»
-
-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完成三例器官移植,让生命得到延续
大年初十,新年还没有结束,46岁的阿强(化名)却在哈医大一院捐献出了两枚肾脏和一枚肝脏,用自己最后的善举向家人和这个世界告别,为三个家庭送上新年最美好的礼物。2月7日17时,阿强突发意识障碍,被家属发现后急诊120送往哈医大一院,诊断为“脑出血”。虽经医生急诊手术抢救, 详细»
-
-
便携式导航髓外定位截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王文波团队开展省内首例不开髓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3月8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群力院区骨科王文波教授团队应用术中便携式导航髓外定位截骨技术,成功为一名双侧严重弓形股骨的女性不开髓精准置换全膝关节,术后第二天患者便顺利下地行走。此术式为我省首例便携式导航下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53岁的平女士多年来一直被膝关节疼痛所 详细»
-
-
吾爱吾肾 知识强肾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举办肾脏病日义诊宣教直播系列活动
3月10日是第17个世界肾脏病日。本次肾脏病日的主题是:人人享有健康肾脏——吾爱吾肾,知识强肾。为提高人们对肾脏疾病的认识,早期防治肾脏病,哈医大一院肾内科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举行义诊、患教会、科普直播等系列活动。肾脏病日当天,肾内科主任隋满姝教授,血液透析中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