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救治一线丨两科医生联手 成功取出“致命”牙齿
在疫情非常时期,医院每天都上演着生死时速,北京积水潭医院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保护患者生命安全。1月9日中午11点左右,新龙泽院区耳鼻喉科朱思翔副主任医师正在出专家门诊,突然接到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的急会诊电话。一位80岁新冠病毒感染的男性患者,因两 详细»
-
科技创新丨MDT团队应用骨科手术机器人成功救治危重多发伤患者
近日,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新街口院区急诊,积水潭医院MDT团队李宇能、米萌副主任医师应用骨科手术机器人成功救治了一名危重多发伤患者。术后该患者已转入ICU,生命体征平稳。据悉,此次骨科手术机器人在多发伤急诊抢救中的应用为我市首例。骨盆结构复杂,周围神经血管多且走行迂曲,骨盆 详细»
-
创历史新高!2022年北京积水潭医院获批7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
近日,2022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各专项的立项工作已陆续完成,北京积水潭医院牵头承担的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5项课题获批立项,获批中央财政经费3604万元,获批项目数和经费数创历史新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由中央财政资金设立,重点资助事关国计民生的农业、能源资源、生 详细»
-
慧眼识“真凶”,多学科协作成功抢救主动脉夹层伴心肌梗死危重产妇
大年初四,16时30分,北京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总值班电话铃声突然响起:一名产后28天的高龄产妇突发胸背部疼痛,心电图提示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在外院就诊后由120急救车转至北京积水潭医院急诊行冠脉介入治疗。总值班冀雪飞立即安排相关科室进行接诊准备,危重孕产妇抢救绿色通道 详细»
-
两院医生联手 成功救治定点医院眼球受伤患者
十一月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复杂严峻,北京积水潭医院多名医护人员支援北京佑安医院。在北京佑安医院郭彩萍主任医师的带领下,来自北京积水潭医院的13名医生,以及北京佑安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等单位组成的护士队伍,共同进驻隔离病房,齐心协力抗击疫情。期间,北京 详细»
-
难度升级!手外科利用3D打印技术辅助再造全长拇指缺损
近日,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陈山林团队应用3D打印第一腕掌关节+掌骨技术,再次完成一例重度拇指缺损的再造手术。这例手术与去年“定制化3D打印掌骨联合改良踇甲瓣技术再造可活动腕掌关节的拇指”手术相比,不仅难度升级,术式也是该团队首创。张先生的求医之路来自河北的张先生(化名) 详细»
-
心内科联合创伤骨科成功救治多位髋部骨折合并冠心病的高龄患者
日前,北京积水潭医院心内科主任刘巍团队联合创伤骨科副主任李庭团队,以及相关的麻醉、重症、急诊等学科,开展多学科合作,将加速康复外科(ERAS)的理念进一步应用于老年骨折。在新龙泽院区成功救治多位髋部骨折合并冠心病的高龄患者,实现了“冠心病”及“骨折”双“加速康复”,得到 详细»
-
2022医院互联网影响力指数发布,北京积水潭医院骨科连续三年蝉联第一
2022年11月26日,中国社科院健康业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好大夫在线,发布“2022全国医院互联网影响力指数”,这是该指数第7年发布,研究数据覆盖全国10317家公立医院,共涉及36个专科。北京积水潭医院在三大专科领域名列前茅,其中骨科蝉联全国第一,烧伤科全国第二,运动医 详细»
-
快速反应!重症医学科成功救治罕见病危重产妇
“产妇病情危重,紧急求援!”北京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作为昌平区高危孕产妇救治中心,11月2日上午接到求助信息。情况紧急,医务部立即组织专家小组待命,由产科郑秀丽主任医师、重症医学科王郝主任医师及肾内科杨洁副主任医师组成的医疗小组,第一时间前往产妇所在的医院进行会诊。患者 详细»
-
术式再创新!北京积水潭医院蒋协远团队运用骨科手术机器人完成双侧锁骨骨折微创手术
11月16日上午,在积水潭医院数字化手术室,在院长蒋协远、创伤骨科主任公茂琪、康复医学科主任黄强等专家的指导和规划下,创伤骨科张玉富副主任医师运用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为一名29岁双侧锁骨骨折男性患者成功进行了微创手术。这是蒋协远团队运用骨科手术机器人进行术式创新的又一次成 详细»
-
【世界男性健康日】低能量体外冲击波可以解决的那些“男”题
今天是世界男性健康日。加班、熬夜、应酬等生活压力导致越来越多的疾病威胁着男性的健康,有些男科疾病通过手术、药物等治疗手段并不能达到最佳的疗效,如果您也被以下疾病所困扰,不妨试试低能量冲击波治疗法。倡导健康生活,保障男性健康患者张先生张先生近三年来一直被持续的会阴部疼痛所 详细»
-
骨科机器人天玑再创记录!微创治疗多发骨折
10月27日上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数字化手术室,院长蒋协远和智能骨科病房主任王军强运用骨科机器人天玑,为一名61岁多发骨折患者进行了骨盆骨折和跟骨骨折的手术,再次刷新了积水潭医院骨科机器人微创治疗多发骨折的记录。这名患者是前一天在电梯井中发生坠落,导致腰部、臀部及左足摔 详细»
-
骨科机器人5G远程手术系统在宁波启用 北京积水潭医院专家完成两例远程手术
10月29日上午,北京积水潭医院机器人远程手术中心与宁波市第六医院远程连线,院长蒋协远、智能骨科病房主任王军强、创伤骨科主任医师韩巍,脊柱外科副主任何达等骨科专家,通过骨科机器人5G远程手术系统先后为两名一千多公里外的当地患者进行了手术。此次手术的成功,标志着骨科机器人 详细»
-
【医疗技术】北京积水潭医院肾内科首次应用3D-DSA技术评估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病变
87岁高龄的赵奶奶已经血液透析2年多,2022年赵奶奶终于有了自体动静脉内瘘,这得益于北京积水潭医院肾内科主任张东亮带领的血管通路团队。此前,赵奶奶依靠颈内静脉导管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右侧颈内静脉导管出现了血栓,于是在左侧进行颈内静脉导管置入,张东亮主任为赵奶奶成功建 详细»
-
北京积水潭医院心内科的“新助手”——人工智能超声心动分析系统
超声心动(又称心脏彩超)是心脏疾病病人检查的重要手段,实时解读超声心动图对于心血管内科医生诊断及治疗心血管疾病有极大的帮助。在国内,需要在超声心动图室,由超声科医生进行检查,而在大多数国家,超声心动的操作及诊断是由心内科医生完成,也是心内科医师专科培训及必须掌握应用的心 详细»
-
去伪存真 急诊科成功救治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
不久前,76岁的李女士因腹部剧痛被送进北京积水潭医院新街口院区急诊。急诊接诊医生开具辅助检查,抽血、腹部超声、腹部增强CT,结合患者腹部压痛、反跳痛,各项数据显示患者为“急腹症”。医生立即将患者留院观察,建立静脉通道,请急诊外科会诊。经多学科会诊,患者腹痛剧烈,原因不明 详细»
-
【“医”路向“黔”】实现新突破!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心内科完成首例高危复杂冠脉介入治疗手术
为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卫生健康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北京积水潭医院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合作共建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2022年9月1日,北京积水潭医院心内科刘巍主任团队派出心内科陈游洲主治医师到达贵州医院,协助贵州医院心内科开展临床诊疗工作。 详细»
-
【医学人文】支气管镜取出两块异物 困扰患者多年病因竟是“鱼骨”
近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回龙观院区门诊接诊了一位老年男性患者,咳嗽咳痰伴喘息两年余,此前在外院因为这些症状多次住院,被诊断为慢阻肺,反复用药但效果不佳。患者拿出在外院数月前检查的肺CT来就诊,李天水副主任医师接诊查看后发现其左肺远端有高密度影,为了进一步证实,让患者复查 详细»
-
手术后,张先生终于能“躺平”睡觉了
近日,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完成了一例强直性脊柱炎伴重度脊柱后凸畸形患者的双节段经椎弓根截骨矫形手术,让“折叠”近10年的患者终于重新挺起胸膛。患者张先生(化名),10余年前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间断口服药物治疗。10年前因此疾病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进行了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 详细»
-
北京积水潭医院多科室协作勇闯禁区,高危腔静脉滤器回收技术再突破
近日,血管外科联合普外科、泌尿外科、麻醉科、ICU等多科室合作成功为患者开腹行肝后段下腔静脉切开滤器取出手术,术后患者恢复顺利康复出院。此例手术技术难度较高、风险很大,国际上尚未有此类报道。腔静脉滤器业界戏称“天使与魔鬼”,病情需要时可称保命天使,但永久植入血管亦不可避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