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防病,双管齐下
近日来的雷雨天都洗刷不了天气的闷热,但这并不能改变秋天已至的事实。不少有经验的家庭主妇开始有意识地给家人“润燥”。但其实在夏末秋初的时候,除了秋燥之外还有夏天的余热,加上雷雨天带来的湿,也就导致了这个初秋既要防暑,也要润燥,而且润燥不能助湿,祛湿而不过度,一切都要保持平衡才是养生之道。
陈宁中西医双学士,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广东省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药学会名方验方开发筛选评价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呼吸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在省级以上医学刊物上发表论文十几篇,主持或参加省级及以上课题十余项,曾获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在四季并不分明的广州,尽管立秋已过却依然高温笼罩,这就是俗话说的“秋老虎”。因此中暑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但适度消暑的同事也要避免摄入过多寒凉食物而伤了脾胃。
“入秋后,到门诊看感冒、咽喉疼痛等呼吸道疾病的病人有所增加。”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陈宁表示,这应该与立秋后早晚温差进一步加大有关。“虽然现在凉意并不明显,但夜风渐凉容易侵袭肌表。而肺主表,难免发生呼吸道疾病。事实上,每到夏秋季节交替的时候,天气变化比较大,如果没适当调整起居饮食,暑湿感冒和风燥感冒就都有可能找上门。”陈宁提醒,尤其是身体较弱的老人、小孩,还有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群必须注意,注意早晚保暖避免受凉。
由于现在是早秋,加上雨水较多,因此秋燥的一应表现,如皮肤干燥、容易瘙痒、舌红少津、大便干结等表现还不明显,但其实人体已经开始受到秋燥的影响,“肺司呼吸,主皮毛,与大肠相表里。但肺又为娇脏,不耐寒热,喜润恶燥,很容易受到燥邪的侵犯,耗伤肺之阴精,如果调养不当,身体就会出现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一系列的秋燥症状,因此可以开始适当地润燥。”
陈宁介绍,在秋天初期所感受到的燥邪属于温燥,往往带有夏的余热,是干燥中带有热的感觉,表现为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干咳少痰、咽干口燥、小便量少、大便干结等。对于温燥,养生原则要以清热滋润为主。陈宁提醒,患有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等人群可以开始适当地食补润肺,而便秘、痔疮患者则应该少食辛辣、多食润燥等食物进行调节。
另外,最近雷雨天降水较多湿气较重。而“湿”是导致各种疾病的常见原因,如果湿邪侵犯人体,容易导致腹部胀满、食欲不振、大便溏泄、身体沉重困乏等症状。因此不要以为秋天来了,暑湿就离我们而去。
秋燥其实是以“肺症状”为主的身体不适。中医认为,肺主一身之气,而秋燥易伤肺,因此润燥关键在于养肺。可以适当多吃甘、淡、滋润的食品,既补脾胃,又养肺润肠。另一方面是补肺气。保证合理的营养是补肺气的基础,如食物中加入淮山、大枣等,对肺气的补充有帮助。
而润燥对于不同体质的人也有不同的偏重。陈宁解释,如阴虚的人群除有“秋燥”的普遍症状外,还会伴有手足心热、易心烦、傍晚脸红等症状。在食补方面,应多吃吃霸王花、雪梨、橙子、百合、玉竹等;而气虚人群“秋燥”之外,还伴有气弱、脉弱的现象。可以在饮食中添加西洋参、党参、五指毛桃、玉竹等食材调理;燥热体质的人容易肺胃燥热,表现为鼻子、咽喉容易觉得干燥、大便干结,可以多吃淮山、银耳等食物。
陈宁提醒,秋初进补要注意适度,夏季刚转换到秋季,各人的身体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脾胃功能适应过程,如果大量进补,特别是温补之品,都会影响脾胃功能,甚至适得其反,从而导致消化功能紊乱,会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所以,如果脾胃功能较弱,建议先健脾再润燥。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