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天养生宜健脾祛湿,防止暑热夹湿:推荐三款防暑食疗
话说今年是壬寅虎年,从气候来看,真个是虎虎生威,先是春之始至夏之初,寒气逼人,广东省名中医王清海教授说,在广州生活近40年,首次感觉到5月中下旬还是寒气嗖嗖,有时还要穿外套才行。接着六月又是一个月的大雨滂沱,河满沟满。进入夏至以来,暑热又如约而至,连日高温,全国多地气温高达40度以上,暑热伤人之报道屡见网端。防暑消暑,防止中暑,成了当前养生保健的主题曲。那么,什么是暑?暑有什么特点?怎么防暑?
王清海教授说,中医认为,根据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春天为风,夏天为热,长夏为暑湿,秋天为燥,冬天为寒。风、热、暑、湿、燥、寒,称为“六气”,六气的正常交替运行,是正常的气候现象,是万物化生的必备条件。暑为六气之一,又叫“暑气”,根据炎热程度,分为小暑、大暑。但若六气太过或者不及,六气则转化为六淫,成为了重要的致病因素,暑气就成了“暑邪”。
暑邪为夏季的火热之邪,大凡夏至以后,立秋之前,自然界中的火热外邪,称为暑邪。《黄帝内经》早就指出:“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
暑邪为阳邪,有以下几个特点:
《黄帝内经》云:“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阳气本是人体必须的物质,晒太阳是吸纳阳气最好的方法。例如夏天在空调房间呆的太久了,出来室外,晒晒太阳,吸纳阳气,非常舒服,这是“少火生气”。如果夏季长期在室外高温下工作,或者长期闷在家中,又不开空调,则易伤暑热之邪,又叫“壮火食气”。暑邪伤人,其特点是头痛、头胀、高热、面赤、目红、心烦、急躁、口渴、乏力、脉洪大等,称为伤暑,或者中暑
暑性阳邪,其性开泄,容易大汗淋漓。故《黄帝内经》云:“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汗大泄”。汗为心之液,出汗多最容易伤及心气导致心气无力,少气懒言,心肺功能不好的人,容易诱发心肺功能衰竭,出现喘促气急,心悸怔忡,甚至危及生命。中医认为“血汗同源”,汗为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出汗过多,心血受损,可导致血液粘稠,运行不利,诱发心肌梗塞和脑梗塞。为什么夏季心肌梗塞和脑梗塞患者为高发期,就与暑热之邪,伤及人体,汗出太多,津液损伤,血液粘稠有关。
暑热之邪好发于夏秋之间,又叫长夏季节,容易夹湿,而湿为阴邪,其性粘腻,暑湿相兼,其病缠绵。临床表现为四肢困倦,神疲乏力,胸闷腹胀,大便粘腻,食欲不振等症状。
由于暑热天气,人们多贪凉饮冷,喜空调,稍有不慎,容易暑月感冒,又叫阴暑伤人。所以,这个季节流感较多,临床多表现为发热、微恶寒、头痛、无汗、咽喉疼痛,甚至咳嗽、咯痰等症。
防暑应做好以下三点
避暑是防止暑热之邪伤人的第一选择。要多到通风的室外乘凉消暑,避免烈日下暴晒。确因工作需要必须在高温下工作,则不应超过一个小时,必须到阴凉地方休息。合理利用空调消暑降温。广东这个地方有点怪,冬天室内比室外冷,而夏季则室内又比室外热,尤其从外面回家,一进屋,感觉到的不是一阵凉爽,反而是一阵闷热,所以,居家要适当用空调降温,保持室内凉爽。但空调的温度要合理,不可太把温度降得太低,一般为26度为宜,老年人可以27度为宜。空调开放时间不宜太长,适当关闭空调,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夏季及时补充水分,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出汗太多,可适当补充淡盐水。多吃瓜果,尤其多吃西瓜。西瓜又称为“天然白虎汤”,其性凉可清热,水分多可制火补水,是防暑消暑的天然食品。青年人可适当喝些啤酒,可以清凉消暑,但不能过多。素体阳热的人喝茶最好喝绿茶,绿茶性偏凉,有助于防暑消暑;脾胃虚弱的人可以喝红茶,红茶性偏温,可以保护脾胃功能。喝凉茶也是消暑防暑的好方法,广州街头遍布的凉茶铺,可为大家提供方便的凉茶饮用,且品类较多,如邓老凉茶、夏枯草茶、甘蔗汁、白茅根茶、溪黄草茶等等,任君选择。夏季尽量少喝烈酒,少吃炽热煎炸食品,以免助火化燥。
预防感冒,一是不把空调温度开得太低,二是不要长期呆在空调房里。如果工作需要,在空调房里呆几个小时,要适当到室外晒晒太阳。晚上开空调睡觉,要用空调被盖着身体,不要把上半身或者四肢露在外面。因为睡眠时阳气入阴,阳气相对不足,很容易受凉感冒。从外面回来,大汗淋漓,且忌用冷水冲凉,可呆一会,等汗消了,再去冲凉。冲凉水不能太凉,尤其老年人,要用35—30度的水冲凉为宜,自我感觉不冷不热为度,不能过凉或者过热。
配方:薏仁30克,芡实30克,红豆30克,小米适量(以上为一人量)。
方法:将薏仁、芡实、红豆洗净,放入小米,加水500ml,煮至粥成即可。
功效:健脾祛湿,适合防止暑热夹湿,保护脾胃功能。适合脾虚有湿,大便稀薄粘腻,食欲不振的人食用。
配方:排骨半斤,黄豆1两,苦瓜3两(以上为1人量)
方法:将上述食材加入500ml,煮至肉熟豆烂即可。
功效:清凉解暑,滋阴益气。适合体质偏热的人或者出汗过多的人食用。
配方:冬瓜半斤,白莲子2两,绿豆2两,白萝卜3两(以上为1人量)
方法:将各种食材洗净,加入水500ml,煮熟即可食用。
功效:清热解毒,消暑防暑。适合体质偏热或者出汗过多者食用。
一旦发现有人在室外暴露过久或者室内闷热环境中,出现头痛、头昏、软弱、乏力、烦热、心慌心悸、大汗淋漓者,就要考虑中暑的可能,可先将患者放到阴凉通风处,躺下或坐下休息,补充水分,或者饮用藿香正气水。若10分钟后仍不缓解,要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请求医生处理。
王清海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首届国医大师邓铁涛弟子,国家二级教授,岭南心血管病温通学派创始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指导老师,广东省名中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高血压分分会副会长,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主任委员,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原副院长。擅长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心衰、胸痛、心悸、咳嗽、气喘、眩晕、头痛、失眠、水肿等疾病。
出诊时间:周一、周四、周日上午
出诊地点: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三楼专家诊室(第八诊室)
图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