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深化“党建+”路径 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
从南宁到武汉,从定点救治医院到全市大规模核酸采样工作,一批批医护人员冲锋在前,为群众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实堡垒;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一个个热血青年扎根基层,让优质医疗服务惠及更广大的群众;从院内护理到延续性护理服务,一张张笑脸书写着市一人的执着与担当……
百年传承,时代新韵,走进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总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的力量。从1914年到2022年,从小乐园医院到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历经世纪沧桑而初心如磐,在岁月的积淀中,一代代市一人以忠诚和坚定诠释着大医精诚的职业担当。医院党委树立“党建引领”的鲜明导向,创新举措深化“党建+”路径,强化医院党委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把党建工作与医院各项业务发展深度融合,把用心学党史与用情办实事相结合,在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道路上,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齐心战疫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2022年2月,根据南宁市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市一医院分别在民族广场、会展中心等地点进行大规模核酸采样工作。在核酸采样点,设立党员先锋岗,强化党员责任担当,对前来检测的市民做好引导、分流,提醒居民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
2021年1月16日凌晨,望州社区核酸检测点。每一个战场,都需要旗帜。抗疫战场,共产党员就是抗疫队伍的旗帜。号角吹响,总能看见共产党员冲锋在前,奋不顾身的模样。
2021年1月20日,市一医院在南宁市虎邱村大规模核酸检测。
时间紧,任务重!在南宁市几次大规模核酸采样工作中,医院全体医护人员踊跃报名,纷纷请战。寒风中、疫情前每一位“冲锋陷阵”的市一人都用实际行动全力保障全市百姓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圆满完成核酸检测任务,彰显了市一速度与担当。
时间回拨到2020年初春。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包括南宁在内的全国多地,马上成为了抗击疫情的“战场”。一方疫情,八方驰援,根据自治区卫健委的统一部署,该院将派出3名医师、8名护士作为第二批广西赴鄂医疗救治队的队员远征湖北,到当地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在武汉,成立不久的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援湖北抗疫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在凝聚党员力量的同时,也赢得了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线践行初心使命的医护人员的信任,坚定了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7名援鄂医疗队队员在武汉一线发展为党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积极发挥作用。
2022年4月,南宁市援沪医疗卫生队进驻方舱,我院第一时间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多名队员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们用朴实的文字,既表明了顽强抗“疫”的决心,又展现了他们对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向往。
风雨同舟,桂沪同心!4月17日,市一医院派出由党委副书记凌宇领队的精锐骨干32人,参加广西援沪医疗队到上海当地方舱医院开展医疗救治工作。精进不休,至臻完善,医疗队刚刚落地,在驻地酒店放下行李,便马上召集开会,就物资、人员、处置流程、应急预案等前期准备工作展开沟通。次日一早,医疗队与便此前驻扎方舱的上海市同济医院医疗队完成了交接。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方舱医院作为战疫的主战场之一,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在方舱里,广西医疗队成立了临时党支部,简单高效的会议过后,党员被安排进红区。
临时党支部的成立,让党旗高高飘扬在抗疫一线,凝心聚力,党员身先士卒,为这场战“疫”增添了必胜的信念和力量。在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下,临时党支部收到多封入党申请书,医疗队创造了普陀区当日出舱516人、入舱712人的中转收入记录。
在渡过收舱救治高峰期后,医疗队将目光投在了特殊病人护理工作上,着手进行个性化专业救治管理。他们在舱内划出独立病区做儿童病房,为几十名儿童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和治疗。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是大家的共识。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役中,每一个医疗队员都在加速奔跑,他们用坚守和付出,筑起了一道守护人民健康的防护线。
“6月1日起,上海将进入全面恢复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看到这个消息,医疗队员们百感交集。50多天的日夜奋战里,他们逆风而行,迎难而上,奋战一线,不舍昼夜,为抗击疫情奉献力量、传递温暖,用实际行动,履行着向党和人民许下的“疫情不退,绝不收兵”的庄严承诺。
到前线去,到最危险的地方!在疫情防控这场战役中,医院全体党员干部始终坚守责任岗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展现责任担当。
将核酸采样点重新规划设置,简化采样流程,将核酸体检的市民与就诊患者分流,快速修建发热门诊……为科学精准高效有序地抗击疫情,市一医院一直坚决贯彻落实相关部署要求,不仅在院内筑起了坚实的防线,更在确保疫情防控安全的同时,尽全力满足群众的日常就医需求。
党旗飘扬,真心实意为民办实事
“我在电子厂上班,为了能多挣工作量,多赚钱养家,经常需要晚归,但每次回家路过这里都觉得非常害怕、心里发悚,晚上这路段阴冷漆黑,回家太晚有时候会选择绕行其他路段,现在好了,装上路灯后,照亮了回家路,以后回家就更有安全感了,真的非常感谢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感谢你们。”2021年11月29日,上林县甘六村樊女士看着出村主干道旁亮起来的路灯,高兴地说。而这,只是市一医院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
自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市一医院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推动乡村振兴有机结合,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强大动能,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见成效。组织医疗专家团队开展健康体检、实施道路“亮化”工程,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安全太阳能路灯……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多次带队赴2个定点村开展现场调研。通过开展助学圆梦、大病救助、党建共建、健康乡村等帮扶项目为群众办实事、谋幸福。
在市一医院帮扶下,上林县明亮镇塘隆村和甘六村还获评自治区“四星级”党组织,市一医院成功做到将“输血”转变为了“造血”。
2021年8月13日保健康固脱贫助振兴南宁市第第一人民医院开展下乡义诊活动。
2021年8月13日保健康固脱贫助振兴南宁市第第一人民医院开展下乡义诊活动,图为市一医院党委副书记凌宇为群众做检查。
在党建引领下,市一医院一直以强基固本式的精准健康扶贫工作模式,大力推动学科建设、人才梯队建设,为当地群众提供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医疗保障。
党建引领打造风清气正的“文化圈”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一医院把党建工作和党史学习一起部署一起落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与党风廉政建设同频共振、同步推进。
步入市一医院,迎面而来的不只是百年老院独有的历史底蕴,更有一种清风拂面的“廉洁味”。
2021年7月2日,我院党史院史馆揭牌,图为参观小乐园先锋墙。
2021年6月9日下午,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党校2021年第26期职工课堂正式开课,本期课堂邀请了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韦汉吉授课,讲述中国共产党发展史。
3月24日下午,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党校2021年第一期(第23期)职工课堂邀请南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农华西副教授讲述中国共产党革命史。
党建文化长廊、党史院史馆、“无红包医院”廉洁文化宣传带上的标语……市一医院党委学习借鉴市纪委监委机关党建先进经验,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和水平,注重将党建文化阵地与医院基础建设同规划、同建设、同发展,争当百舸争流“奋楫者”,在党建文化建设、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方面走在全市卫健系统各医疗单位前列。
2021年12月15日,全市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推进会在我院召开,图为与会者参观我院党建文化长廊。
近年来,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认真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以创建“无红包医院”为抓手,从收受患方“红包”等“微腐败”问题入手,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廉洁型党组织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2021年1月14日,医院创建“无红包医院”活动启动。
2021年1月,该院正式启动“无红包医院”创建活动,要求医务人员承诺自觉不收或主动拒收“红包”达100%,医务人员无暗示或索要钱物行为达100%,对无法拒收的“红包”问题及时处理率达100%,在出院病人回访和医德医风明察暗访中无“红包”问题反映,医院投诉处理机制健全,对“红包”投诉及举报问题按照规定限时处理。
通过创建“廉洁型党组织”示范点,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全院无违纪违法案件发生,共有62人次自觉不收或主动拒收“红包”共计5.71万元,2021年,在住院、出院、门诊病人问卷调查和出院病人电话回访中,患者对该院医务人员医德医风满意度达90.4%,门诊问卷满意度达91.4%,住院问卷满意度达93.3%,出院病人电话回访满意度达92.4%。在出院病人回访和医德医风明察暗访中,均无“红包”问题反映,风清气正的环境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该院创建“廉洁型党组织”的经验被各大媒体及网站先后报道,被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授予“廉洁型党组织示范点”荣誉称号,副院长韦球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广西勤廉先进个人,在健康报社举办的2021年第三届“寻找卫生健康党建创新案例”活动中被评为“最佳实践案例”……
2022年6月7日,我院召开深化纠治医疗卫生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行动集中整改阶段工作暨清廉医院建设工作推进会议,图为会上职工观看教育警示片。
下一步,该院将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持续擦亮“无红包医院”清廉品牌,高位谋划廉洁从业三年行动计划,不断深化廉洁型党组织建设,努力实现党风清正、院风清朗、医风清新、行风清明、家风清俭,营造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环境。
科技兴院全力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
实现以“磁波刀”、复合手术室为代表的一系列医疗高尖技术突破;建成各级重点专科、学科20个;2021年获南宁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市、厅级科技进步奖5项,自治区自筹课题立项39项。医疗集团吸纳24家成员单位,形成“1+6+N”一体化格局和“三二一”运营管理模式。打造互联网医院平台,加载延续护理服务,居家患者满意度达100%;信息化、智能化安防网络筑起“平安医院”屏障;成立一站式门诊综合服务中心,医疗服务优质高效;设立拥军病区,在拥军优抚工作中主动作为……市一医院坚持“党建+学术”引领科技兴院,驱动医院医、教、研等方面的高质量发展。
2019年11月5日医院紧密型医联体单位——南宁市兴宁区三塘镇卫生院CT开机揭牌仪式在三塘镇卫生院举行。
程市民阿姨在“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公众号预约护士上门护理。在家里就享受到了三甲医院的优质护理服务。3月21日,患者家属程阿姨到创面门诊,送锦旗给上门为她老伴换药近4个月的副主任护师、伤口治疗师刘丽霞,主管护师莫少琼,表达自己一家对她们的感激之情。
延续性护理深受市民好评。图为4月1日,该院护士到患者家中为患者更换胃管。
2022年6月9日,该院为医学实验中心引进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鞠振宇教授举行国家杰青工作室挂牌仪式,这标志着这该院在人才队伍建设上迈上一个新台阶。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鞠振宇教授举行国家杰青工作室挂牌仪式。
一直以来,市一医院坚持以党建促进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实施人才强院战略,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强人才梯队建设,不断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更好地为老百姓健康服务。该院始终坚持党管人才、以人为本原则,出台《人才引进及培养暂行管理办法》、《十四五优秀青年人才选拔培养方案》,实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人才队伍建设。在高端人才引进方式上进行创新,进一步加大“柔性引智”引进力度,通过特聘教授、客座教授、定期讲学、项目合作等方式实行“柔性引智”人才政策,医院高端人才进一步聚集。另一方面,围绕学科建设及亚专科建设需要创新方式分层分类培育人才,进一步加强医院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通过自我培养提升医院整体素质。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从严治党的激昂之力已然生发,引领着市一人坚守信念,朝着服务百姓民生的理想风帆进发。党旗招展千帆竞,凝心聚力万象新。在新的征程上,市一医院将坚持以党建引领,深化“党建+”路径,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
撰稿|何胜斯乐
审核|凌宇
编辑策划|宣传科
责任编辑|何胜
监制|宣传科
网址|www.nn1yy.com
邮箱|db2636287@163.com